是不是所有人都曾经会在自己最年幼懵懂的时候,都会对着“青春”二字有着最美好的滤镜。幻想着有朝一日它的来临,我的青春会不会也像至尊宝一样,驾着七彩祥云来找我呢?那时候的那样小小的我,那样青涩的我,那样懵懂的我,在最青春的日子里,用清澈的双眼看着这个庞大的世界,我看呀,我听呀,但是小小的我呀,却总是可以看见那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写着,一首又一首的歌谣唱着,在一代又一代的人嘴里相传着。看过了一次又一次,听过了一遍又一遍,却依旧傻乎乎总是看不见它的模样,还在一遍遍的想着它的到来,却呆呆的不知道,那时候的我啊,刚刚好就是正值青春年少啊,却又无可自抑的一遍又一遍的幻想着青春的色彩。青春的色彩似乎应该是无比绚烂的,是风华正茂,是踌躇满志,是一往无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一腔热血的莽撞。它可以是昙花一现的需要苦心培育方得于寂寂黑夜中获得一刹那绽放的厚积薄发,也可以是皎月当空,温和皎洁的光芒笼罩四下在刚刚拿到录取通知书,还没有进入皖江工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时候,我就已经对这美丽的学校心驰神往。学校已经已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水利为特色,工、经、管、艺、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结构;并且拥有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学校秉承着上善若水、笃学敦行的理念,认真教学,刻苦钻研,截至2019年6月,学院先后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高校开展“2+2”、“3+1”、“4+1”等本硕连读办学项目,国际生规模达720人,大部分毕业生在国外大学拿到全额或半额奖学金,其中在中国以外的大学攻读硕士比率占留学生总数的50%。学院作为国家批准的“外国专家资格单位”,聘请英、日、韩等外教授课,同时,派送校内青年教师访学、攻读学位等。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032人,其中专任教师84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706人,占专任教师84.05%;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教师428人,占专任教师的50.95%;其中二级教授1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27人,占专任教师的27.02%。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教坛新秀17人。
不仅如此,截至2022年12月,学校现有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各类实验室71个,其中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市重点实验室1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校设研究所10个,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1个,高新技术研究院1个。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主持各级各类纵向科研课题496项,其中省级课题152项,市、校级课题344项;出版著作、教材115部;发表学术论文1425篇,其中SCI、EI、CSSCI检索论文238篇;取得受理、授权专利399件,其中发明专利167件;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经费8400余万元。“十二五”期间,全院教师共主持科研纵向课题157项,其中省级课题39项,市校级课题118项;发表学术论文251篇,其中SCI、EI、CSSCI检索24篇,获得科技成果奖15项,取得专利35项,承担横向课题354项,完成咨询报告129项,总经费收入4260万元。而且截至2019年6月,全院师生共主持科研纵向课题253项,其中省级课题47项,市、校级课题206项;发表学术论文736篇,其中SCI、EI、CSSCI检索69篇;取得专利授权31项,承担横向课题130项,完成咨询报告400余项。学校刻苦钻研,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们迈向更加成功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