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是暂时放下成见,和他们一起举办万花节?”
陈青拉过雪白柔嫩的小手,放在膝盖上,吐出心中一口郁气,缓缓道,“现在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眼下广通仓发生了这么大事情,朝廷的救济粮迟迟下不来。”
“我等的起,可这龙怀县的百姓等不起。”
“这样岂不是白白妥协?”陈文韵瞪着那双卡姿兰大眼睛疑惑道。
“怎么会?他们不是喜欢囤粮卖高价吗?不是喜欢相信市场吗?我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正义的铁拳!”说着说着一只咸猪手就放到了,纤细如柳的腰肢上。
嗯,真软!
-------------------------------------
陈青最近收到了不少信,大多是在京城认识的“朋友”,有一起喝酒认识的,有一起比武认识的,甚至有的还是公主殿下的幕僚,连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了。
这些人写来的信大多都是嘘寒问暖,回忆回忆一起喝酒比武的日子,当然最后的最后也会在信的结尾或多或少提上一点自己和高家隐隐约约的关系。
这很合理!
陈青看着十七八封叠在一起,厚哒哒的,看都没看,随手把信件放进了书桌旁的垃圾桶。
今天书房门外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时不时院子里面还会有叽叽喳喳的鸟啼,甚是动听。
今天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不多时,陈青喊上还在县衙的袁一琦和天天摸鱼的陶县令,拉上一大帮子书吏去城郊给黑甲军的各位送行。
他昨日就已经下令让众位将士打道回府,晚上还举办了送行酒。
城郊外,陈青拿起酒杯,倒了一杯酒,抬起手对着各位将士道,
“各位,大家能一起相聚在一起本就是天大的缘分,多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这杯酒就给大家送行。”说完仰头一口饮尽杯中酒,对着各位将士抬手抱拳。
“陈大人言重了。”王校尉摇摇头。
众人喝完饯行酒,翻身上马准备启程。
不过刚走了几步,同样年轻的王校尉调转马头朝着伫立在官道旁相送的使官问道:
“大人,末将其实一直有件事情不明白,,,为什么那个老书吏死的那天晚上,你没有带着兄弟们去抄家,我看的出来,其实陈大人是很想去抄家的。”
“哦?原来王大人也想去抄家?”
在军中摸爬滚打的汉子直接点头,“这种地方搜刮民脂民膏的恶霸,别说抄家,哪怕把他们全都拉入死囚营都没一个无辜的!死了才好!”
“王大哥心情中人,豪爽!”
“陈大人难道不是?”
“那王校尉为何不带人去抄家?”
“我是军人,军人当服从命令,但陈大人可以下令。”
陈青平静地打量这个铁塔般的汉子,认真说道,“我是可以下令抄家,可是那又如何?倒下一个高家,还会有下一个王家,李家。我是一县使官,不是上阵杀敌只管冲锋陷阵的将军。”
王校尉沉默了会儿,随后抬起手,用手中灰色的马鞭指着城外三十六座赈灾营大声喊道:
“末将来到沧州龙怀县,途径赣县,新光,天图,,,这一路上来龙怀县的水灾治理的最好,恢复的最快,官府办事最快的地方。”
校尉微微一顿,把马鞭指向陈青认真道,“你是个好官!”
王校尉大笑一声,掉头甩鞭,带着一百甲骑,策马离去,扬起三丈尘土。
陈青无奈笑了笑,带着众人回到了城中,,,,,,
-------------------------------------
"老板,我来买点米!"
“二十五文一斤。”
“什么!今早不还是十八一斤吗?”
“这位爷,这可是今年上好的新米,我们店铺从不骗人,,,”
“其他店铺都是这个价?”
“哎呦,我的爷!您去打听打听,现在都这个价!就这个价格还有好些商贩不卖呢!”
“那好,给我拿十斤米。”
“好嘞,承蒙惠顾,一共二百五十文。”
离开米铺子,袁一琦提了米袋,转身回到县衙汇报今天的情况。
一路走来,明显感觉龙怀县里里外外多了些热闹的气氛,甚是热闹,不少小商小贩都在为万花节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