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幼慈转身,神色黯然。
“原来是这样。”
“那你还会回来吗?”
两人慢悠悠走着,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陆砚河轻叹一声,悠悠道:“比起上京的繁华,我更喜欢江南的婉约,更喜欢大漠的豪迈,更喜欢……更喜欢这方寸之外的自由。”
他顿了顿,又道:“所以,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可能是不会回来了。”
温幼慈轻轻哦了一声,抬头便见已经到了宋府大门口了。
她停下脚步,看了看陆砚河,嘴角扯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我到了。”说着,她举了举手里提着的莲花灯,“谢谢你的花灯。”
“还有,”温幼慈眼睛弯了弯,“你走那日我便不送你了,一路顺风。”
说完,她轻轻摇了摇手,扭头就跑进了府里。
“欸?幼慈,你愿不愿意……”
陆砚河手停在半空中,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出口,温幼慈便已经跑远了。
他想问温幼慈愿不愿意同他一起去天南海北走走……
陆砚河收回手,神情落寞,他嘴角微微下沉,眼神里透露出无法掩饰的失落。
他又看了看温幼慈消失在拐角的背影,最后慢慢垂下头,深深叹息一声,转身离开。
温幼慈回到远香院时,合欢正巧给她换了新被褥出来。
“小姐回来了,灯会好玩吗?”
合欢视线往下移,便看到了温幼慈手里提着的莲花灯。
“好精致的花灯呀!”
温幼慈含笑进屋,将花灯递给合欢,一边解下披风,浅笑道:“姑姑,将这灯好生放起来。”
合欢应了一声,拿着花灯将它放在墙面柜子上的一个空格处,这一柜子放的都是温幼慈收到各种礼物。
放好后,合欢后退几步,再三看了看,确定没有什么不妥后,才满意地向温幼慈走去。
温幼慈坐在桌边喝茶,合欢一眼便看出她心不在焉的。
她走过去在温幼慈身边坐下,她抬眸轻觑了一眼,柔声问道:“小姐有心事?”
温幼慈沉吟一瞬,淡淡开口,声音很轻,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
“姑姑,我想出去走走。”
合欢没听清,她将耳朵凑近了些,又问了一声:“小姐说什么?”
温幼慈拔高了音量,又给她说了一遍:“我说,我想离开上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说这话的时候,声音不疾不徐,声线平稳。
合欢闻言一怔,随后轻轻笑了起来。
她唇角勾起一抹苦笑,怅然道:“出去看看好啊!去看看你父亲用生命守护的这片山河。”
十五年前晋国与北沙国的崇平关一仗打的很是惨烈。
两国皆是死伤惨重,晋国更是痛失一员名将,也就是温幼慈的父亲,已故镇国大将军温觅。
后来永昌帝立马重新派了一员大将前去崇平关,令他接替镇国大将军的事宜。
北沙国因此战亦是深受重创,便立马宣布停战,并与晋国签订停战二十年的协议。
晋国虽富有,可军事方面却不比北沙国,若是没有温幼慈的父亲,崇平关只怕是会失守。
崇平关乃是晋国最重要的边关重地,若崇平关沦陷,那么就意味着,晋国危矣。
合欢轻轻叹息一声,她抬眸望向温幼慈,不由问道:“小姐可是已有打算了?”
温幼慈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语气缓缓:“后日。”
合欢微微皱眉,面含不解。
温幼慈的视线遥遥落在那个莲花灯上,脑海里忽然浮现出陆砚河那张俊美绝伦的脸来。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起来。
“姑姑,我打算后日就走。”
“后日?”
合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脸上浮现出 不可置信的表情,“这么快?”
然而下一瞬,合欢便恢复了以往处变不惊的样子。
对于温幼慈的决定,她向来是无条件支持的。
不过……
“可是三天后便是宋少爷的大婚了,小姐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会不会……”不太好。
温幼慈眉梢轻挑,满不在乎的说道:“难不成我不在,哥哥这婚便结不成了?”
“有道理。”
合欢点点头,起身:“那奴婢这就去收拾东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