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李泰,李十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们,有能力的也就那么几个人罢了。
李十一如今实力不足,想要在外面掀起腥风血雨,那必须得抱住一条大腿来打掩护。
如今,李世民的儿子们。
李承乾算一个,李恪算一个,李泰算一个,李佑算一个,李治算一个。
这五个人里面,李治小屁孩,等他长大都十几年后了,直接可以无视了。
李佑性格残暴,造反太快,不利于积蓄力量,反而更容易被牵连住。
至于李恪,李十一思考过,要不要先抱住李恪的大腿慢慢积蓄力量。
但仔细想想,李十一也就放弃了。
李恪的血脉有问题,他身上有两大皇室的血脉,隋朝的血脉在他身上延续着,实在是受到太多人的关注。
一旦是有了什么起势,必定会受到各方的打压,完全不利于自己积蓄力量。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李承乾和李泰了。
两人都是嫡子,身份在这里最为靠谱。
历史上,李承乾和李泰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面也在不断的争斗着。
两人都非常受到李世民的宠爱。
所以选择哪一个都行。
至于后来李承乾会开始造反之类的,那都十几年后了,那时候,李十一也已准备差不多了。
只是可惜。
李十一尝试着接触李承乾和李泰,发现,李承乾身为太子,课业太繁重了,压根没有时间跟自己来培养感情。
反而李泰这个小胖子,玩乐的时间多一些,短短一段时间,就让感情深厚许多。
仔细想想。
李泰也非常靠谱,自己抱住李泰的大腿,建立好迂腐忠心的人设。
之后积蓄力量,暗中搞点势力出来,哪怕被李世民发现了,他也会以为是李泰的势力,这不就忽悠过去了吗。
而且自己从小开始跟李泰一起混,这培养出来的信任,毋庸置疑,稳得一批。
故此,这一段时间以来,不管有人没人,李十一都是努力的扮演着自己迂腐忠心的人设。
哪怕只有小宫女小太监,李十一也演的乐此不疲。
总算,今日是让李世民暗中发现了。
....
李世民拜师的圣旨送到了孔颖达的府邸,自然是引来了孔颖达满心的欢喜。
如今,李十一天纵奇才,孔颖达早有将李十一收为弟子的打算。
只是,李十一不是普通家庭,这事情,还是要经过李靖的同意。
如今,李靖一直在外边打仗,并不在长安,孔颖达也就没提及此事。
现在。
陛下亲自下旨,那就不用管李靖同不同意了,此事,直接便可定下来。
这如何不让孔颖达欢喜呢。
一时之间。
整个孔颖达的府邸都是热闹了起来,下人们进进出出布置场地。
一道道请柬也被送了出去。
李十一拜师之事也是传遍整个长安城。
拜师分两种。
一种是草草拜师,你意思一下,我意思一下,也就算拜师了,这是有师徒名义。
而另外一种,则是大办特办的拜师,流程繁琐,召集宾客,以示重视。
这就跟认义父一样,那是一辈子的事情,堪比血脉亲情。
而孔颖达则是第二种。
一连筹备了数日。
到了拜师日这一天,孔府宾客众多,人来人往,极为热闹。
朝中有名的大臣皆是过来,参加这一次的拜师之礼。
以往。
孔颖达属于文官之流,他举办宴会之类的,除非必要的,武将都不会前去。
当然,孔颖达该有的礼节都会有,凡是请的人多,武将那边都会送一批请帖。
这一次拜师亦是如此。
“哈哈哈哈,卢国公,倒是稀客。”
孔颖达面露惊讶,大笑着招呼。
“快请,快请,尉迟将军也来了。”
“诸位将军前来,倒是让老夫这府邸蓬荜生辉啊!”
这一次前来的武将并不多。
因为,大部分的武将,都随着李靖出征突厥了。
这次过来的,也只是留守在长安城的。
“你这老小子,咱们武将这边的娃娃,居然被你抢过去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