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对媳妇儿说话这么宠溺又客气哟。
这么一想……这个在贵女圈算不得出挑,只能占一个“温柔敦厚”的范筠范姐姐,还真是好运气。
不过想这些也没有意义了,苏婉昭笑着起身:“妾身话是带到了,二夫人这里要安排女眷出门还得一段时日,妾身便先告退了。什么时候老夫人想来书院看看,提前一日遣个小厮来书院告知一声便好。”
“好。”老夫人应得可爽快。
徐家出门,排场属实是和他家的身份不合——范筠是想安排和这一国公两侯爷相称的排场的,不过老夫人否决了,说去看看孩子们,轻车简从便是,连衣服都是得体便好,不必满头珠翠。
于是最后就是三驾马车——老夫人甚至考虑到了和媳妇们坐一辆车她们会不自在,于是分别带了个小丫鬟就上了车。
书院很近,马车跑起来也就是半个时辰的车程。既是要来上课,苏婉昭原本想的是让小姑娘们坐好等着,可昨日来报信的小厮说了不必提前让小姑娘们做什么,相反,老夫人到了地方之后得先准备准备再让小丫头们进来。
于是苏婉昭就只腾了个厅堂出来。
这厅堂是专门设计过的——窗明几净是最根本的要求,略高的讲台放在房屋的尽头,先生背靠墙壁给孩子们授课,墙上还刷了黑漆,在苏婉昭看来其实丑的一批。
但徐影还让内务府烧了一窑石灰,特地做成笔管粗细,这被徐影称之为“粉笔”,能在墙壁上写字给孩子们看,比传统的沙盘石板木板都要高效得多。
苏婉昭简直服透了徐影的奇思妙想,其实还想给老夫人也介绍一番这个黑科技。
然而老夫人却不需要她介绍,只把一张纸交给了范筠,还抽了一支粉笔出来:“来,抄在黑板……”停顿了一下,生怕范筠不懂,“抄在墙上。”
行,徐影也曾经说漏了嘴把这个东西叫黑板。
苏婉昭一听就大概明白了,什么黑板什么粉笔,应该不是徐影的奇思妙想,多半是当年老夫人就是这么教孩子的。
她开始好奇老夫人要范筠抄什么起来。
凑过去肯定是不太礼貌,苏婉昭只非常耐心地等范筠去写——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