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子近臣,即便没机会发展人脉,见识见识大佬的奏章都是怎么写的,顶级的谋略都是怎么玩的,帝国最上层的这帮人是怎么分蛋糕的,对将来的科举也好,做官也好,都是再宝贵不过的财富。
这也应该是陛下作为一个帝王,大多数时候要对臣民一碗水端平的前提下,因女子之前受了太多歧视和委屈,也少了好多教育机会,如今却要和男人同台竞争,才尽可能给出的温柔以待。
这份温柔大概可以持续十几年——当时陛下抄了一干世家的家,即便是三岁的小丫头也是没入掖庭为奴的,到如今自然也是在皇庄跟着祖母母亲嫂子姐姐生活,等到那最小的丫头也能参加科举了,就是十几年的时间。
而有了女帝十几年的支持,女人们再不济,也该在朝堂上拥有了话语权才对,有世家的女子带头参加科举并且拥有官位,民间应该也有富户本着“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和“一笼鸡不叫一笼鸡叫”的想法,多少给家里的姑娘们一个念书的机会。
那富户们都培养女孩子念书了,总不会还到了年龄就把女孩子嫁出去,由得她在婆家被各种磋磨立规矩生孩子吧?
那男子与女子的婚姻模式,家庭地位,是不是也会有所改变呢?
还有,到女孩子都会被培养读书的时候,陛下也就不再需要弄个女官来给她干活了——自有杀出重围的女性高官为陛下分忧,何必还遮遮掩掩用女官呢?
“陛下高瞻远瞩。”把徐影可能的动作推断到底,那姑娘都发自肺腑地感慨了一声,“我等不及。”
苏婉昭笑了笑,看着这个灵气非凡,但实际年龄估计也就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突然……莫名理解了曾经的徐影看自己的心情。
后生可畏。
吾道不孤。
“我近日太忙了,都记不住你们的名字。”苏婉昭才不会说我把你们当工具人使,根本就没费过劲去记你们的姓名呢,坦坦荡荡地问这姑娘,“你叫什么来着?”
姑娘听不出苏婉昭话里的敌意——且即便有敌意,她也没有拒绝的空间,便坦然道:“余梦远。”
苏婉昭明白了。
十个人里面题答得最像样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