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岔路风情 > 第十六章 南站往事

第十六章 南站往事

向阳公社(乡)下属三姓大队(村),临近省道215方便向城里送菜,日子过得马马虎虎。南望小兴安岭支脉,苍翠绵延,滨绥线伸出一根小手指头对接林区小火车,铁老大把站场建在林管局地盘上,叫南站。

这可是大机缘,三姓村舔着脸够巴上去。财大气粗的两家很不待见,奈何通往站场的公路占用它家耕地,不情不愿收它入伙。这些是改开前的事了。近年来政策逐步放开,林下经济冒头,木耳、蘑菇、松子、榛子、人参、鹿茸、麝香、毛皮、皮张、成了野味和注定成野味的飞禽走兽打山里运出来,自发在站场外贩卖,三姓村跟着一起红火。可这时人们已经只知南站,不知三姓村了。

话说宋春新谴返原籍后,在站场扛大个儿挣钱养家,比在厂里手头还宽裕些,可社会地位断崖似下跌,整日郁郁寡欢。他六十年代初考入动力技校的,有食堂兜底没挨着大饿。毕业后宋春新进入汽轮机厂锻造车间,住了三年单身楼终于等到福利分房,他在家属区筒子楼,十六平米的单间结婚。

随后俩儿子相继出生,内心不安分的宋春新有老婆孩子牵绊,远离造*反夺*权随帮唱影求安稳。一晃到了七六年,春节后工厂派他去北京培训。

到了那家京郊大厂,他跟着师傅抓革命,促生产,红红火火边干边学。进入三月份事情诡异了,车间里忽然空荡荡了,工人们拉到厂区干道上民兵训练。怪事,苏修从北面来呀?我们滨江顶在前头也没这么紧张啊!闲了无事宿舍里甩老K,其他培训生神神秘秘,说广场那边怎么怎么了。训练民兵就是针对那些人——你明白了吧?

宋春新好信儿,坐公交倒地铁飞蛾扑火一般投入到当时的风暴眼。

宋春新自认不是脑瓜皮儿薄的人,可广场上那些人的话还是吓尿他了!亲姥姥啊,你们有免死金牌么?你们说的也太刺激了,让人上头,宋春新从此天天去,直到武力清场因激烈反抗被逮捕,还翻出他抄写的诗词……

关押审查三个多月,宋春新被定性为事件参与者,通知滨江方面押回去严肃处理。这关也关了,打也打了,还怎么个严肃呢?于是,就清除工人阶级队伍谴返原籍了。

站场上的活又苦又累还危险,但日清日结收入高,宋春新觉得愧对妻儿,只有苦干多挣钱才能补偿他们。金秋十月传喜讯,宋春新觉得有出头之日了,可那一天就是迟迟不来。三姓村闭塞,报刊根本接触不到,收听广播这唯一渠道也因为时常停电变得不甚畅通。

一晃两年多过去,老二宋超小升初。这天,常来站场拉货的司机拿了一本书住叫他,递书前还不忘叮嘱:“老宋,稳住,一定稳住!”

“吓唬我?老子啥风浪没见过!”

接了书看到封面几个字,天安门诗抄?天安门诗抄!血一下涌上头顶!急切间,宋春新的手小儿麻痹了,无能一页一页翻,索性整本书摊开,好巧不巧正翻到那一首: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是它,就是它,它太著名了,自己当年亲手抄写过!

字迹模糊了,眼前都是重影,遥远的地方有人不停喊:“老宋!老宋!老宋你坐下,慢慢坐下!”

慢慢坐下,坐稳了,宋春新冲天一吼:“爹了个尾巴的,书都出了,咋不给老子平反?!”

从那天起,老宋拨直了佝偻三年的腰板,走路都带着风。他还时有恍惚:才出筒子楼还在家属区,怎么一下到站场了;抬着一整根原木走着走着进了车间,咦,那不是锻造汽锤吗?

工头就劝,“老宋啊,你这五迷三道的,早晚要出事的!哎呀,你的好日子不远了,回家等你们厂大解放来接吧!”

“那咋行!家里还有三张嘴呢!”

真给工头言中了!他这种状态不出事才怪!

……站场的车没耽误一分钟,直奔市里医大附属医院:宋春新的命总算抢回来了,可是右腿膝盖以下截去了,宋家更欠下一大笔医药费,还断了主要经济来源。就在这至暗时刻,工厂派人通知他复职返岗,还一并补发三年的工资。面对宋春新的实际情况,厂里工资照补,医药费报销,人么,缺了半条腿按病退办理,等孩子满十八岁可以接班进厂。

老宋大难不死有后福,成南站镇退休第一人。接班的事宋家怕夜长梦多,大儿子宋勇刚满十五岁,就去村委会改了户口,转过年接班进厂。

吃饭睡觉拉屎每月能开二十多,可老宋怀揣一颗不安分的心,不甘混吃等死。家里有俩人开工资,不差钱儿了,他踅摸着干件大事——

小火车打山里运出木头,回程总要装点什么吧?林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