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北宋奇侠传 > 第3章 李陵初入舒州城,待乡试夜宿梁府

第3章 李陵初入舒州城,待乡试夜宿梁府

上回书说到,梁文升迁舒州,李陵舒州赶考,书接上文

对比殿试,乡试来的比较简单些,长生本应先考童生,再考秀才,才能乡试的,因师承梁公,梁公,本应府试,院试也就罢了,直接以监生的身份进行乡试

其实童生也就是考些入门的启蒙书,会写会背就算过了,秀才多些解读,倒是不难,若真让长生去考,也就是个过程,怕错过三年一度的乡试,直接也就联名保了个监生

考举人何其艰难,平常人家怕是中了个秀才便是欢天喜地了,更别提举人,举人便意味着,从官,或是会试进京,两者都是前途光明,中举乃是光耀门楣的大事,十里八乡出了个举人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数十个乡县,才选前百,这可不只十来岁的童子,更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正值中年的掌柜,凡是有些学问的秀才,那都是应考的,不论远近,比起元日重阳,乡试更像大节,街边早早的就架起了各样摊位,店家更是擦亮了幌子招牌

各样小吃点心不提,更有甚者,街边卖起了儿女,只求来些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出个好价钱,儿女也好过上两天好日子,待出府的时候攒些钱粮,或是购地过日子,或是嫁个好人家,再不济当个陪床的小妾,也算是一辈子吃喝无忧了,怎的也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夯地强!

面对着嘈杂的街市,这样的场面李陵也是初见,东摸摸西看看,直至黄昏,才找到一间下榻酒楼,点了几样小菜,算作是宵夜了。

脚夫都言舒州繁荣,此入舒州更是直观的感受到了大城市的感觉。这时间房门敲响,房门打开,一个翘生生的小丫头,站在那里,虽然已是入秋,但是天气还不算是寒冷,小姑娘穿着淡绿色的襦裙,头上梳着双鬟髻,左手一串糖葫芦,右手拿着一个朱红色拨浪鼓,下面系上杏黄色流苏。

原来是红玉听闻李陵来舒州赶考,便带着下人,多方打听才知道李凌下落,匆匆的便来到了客栈。

李凌看着这个比自己还要高一些的小丫头,抬手摸了摸小丫头的头,心疼的道:妹妹是偷跑出来的吧?你呀你,就不怕梁爷爷回去打你的屁股?

小丫头撇了撇嘴,爷爷才不管我呢,到了舒洲,每日不到天亮就开始忙,根本没时间搭理我,前日府上来了好些人,到今日,我都三天没看见爷爷了,院子说是来了圣旨,多是早就忘了家中这个孙女了。

时隔五载小丫头也有些俊俏模样了,时常在家中练武,皮肤不是那么白皙,眉宇间竟也显露出一些英气模样,二人虽平时也会有些书信往来,再次重逢却不再像以前那么熟络。

红玉身后的下人拱了拱手,上前一步,小公子,老爷出府前早有交代,若公子来舒州赶考,定要请到府上来住的,一应事宜,府上也早就备好了,还请公子移步府上,老爷说忙完公务,也好见见公子,五年未见,老爷想公子可是想的紧,时常能听见老爷念叨公子的名字呢。

红玉拉着长生的袖子,便往外走。

舒州的梁府离客栈并不算远,秋日里的舒州街上还是络绎不绝,多半是赶考的士子,乡试对于这座城市来说热闹程度仅次于一些大节,可谓是

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宋的宵禁是三更打烊,五更开张,不比前朝的生硬,宋的军事与经济达更像是一个盛世,文化的复兴,对于坊市和商铺更是发达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两旁木质的二层小楼,多是以白墙青瓦为主,宋人多是以清丽淡雅为美,两旁房檐上也早早接起了麻绳,上面挂着彩色的灯笼,青色,红色,黄色,更有讲究的商架,在上面写上诗句。

有的写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有的写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卖糖画的老叟,把木板做成圆盘,上面刻上十二生肖,转盘连在推车上,要花10文钱买上一个口袋,粘上石灰。砸到哪个生肖,便会给你做出来,若是砸到了老鼠,那多是不划算的,若是砸到了龙和凤凰,那就赚大了,一张脸大的糖画黏在签子上,不知道要羡慕的多少儿童,暗中流口水。

更有坐商,店铺两旁两旁打起幌子,要说最令人神往的,便是舒州的糕点铺子了,把花生,核桃等坚果撵成碎末,里面掺上一些红糖,这便是麻饼的馅料,在白面中加入蛋黄,用开水化开,搅拌到不粘手,这便是成了,把准备好的馅料包在面饼中,赶成大钱大小的小饼子。上面沾满芝麻,先上锅蒸至三成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