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白羽凌空乳雁飞 > 第10章 尽人意

第10章 尽人意

几天后,铺子里来了一个衙役:“白良贵,你是白良贵?”哥忙迎出来:“我是白良贵。”

“有人举报你贩卖私盐。”

“没有哇。这不是怕闹盐荒多买了点尔己。”

“跟我讲不清。关门,跟我走一趟。”

“ 你说你们这不是自找麻烦么…?”

“别唠叨了,行不行?”哥被人带走了半天,我急得什么也做不了。

“你在家照顾好孩子,别出门,我去衙门打听打听。”

“别去,你认得谁呀?别哥被关进去,你也回不来。我娘俩在家怎么办?”

“你给我闭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正在我急得在屋里打转,愁着不知道该找谁帮帮忙的时候,哥回来了。

“哥,你说的是真的?”哥用力的点点头。“哥,我们也有盐引了?也可以卖盐了?哥,这等好事怎么就落到我们头上了?”

我抓着头高兴着,又有些不相信的,高兴的不知说什么是好。

“听说盐政这两年抓的很紧,轻易不给开盐引,我也真没想到有这样的好事。”

几年后,哥从小量、小本买卖,顺利发展到多家商铺和两家专营盐铺,还与人合伙全额买断东营盐井的经营权。

哥一直单身着,盐政司李司长上门喝酒,趁着酒意,说要给哥牵红线。

“都到爷的年纪了,老了,不想了。”哥也借着酒劲回绝了。

“哥,别的有钱人,三房四妾,你不过才50几岁。再说,盐政司我们可是得罪不起的。”

“老六,你不觉得我们的生意做的太顺了吗?我总觉得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暗中帮我们,这人是谁?我们不晓得,这不由得我心里很是不安。”

“哥,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许是我们祖上苦难了几辈子,穷到底了。到我们这一代该走走好运了。”

“我们现在是在走好运。但我总觉得这些不是靠我们走的好运,也不是靠我们的能力、本事得来的。而是有人在暗中帮我们,他能帮你这些,也能收走你这一切。我老是感到不踏实。”

哥是过惯了穷日子的人。我在心里这么想。

一天傍晚,哥难得清闲的早早从铺子里回到家里。夜饭后,他把我儿子白无病叫到跟前。白无病是儿子的乳名,哥哥起的。仅希望他无病无灾,顺心顺意长大成人就好。

哥挪了挪身边的椅子让我儿子坐在他身边:“学堂里最近来了新先生?”儿子点点头。

“学业跟得上吗?”儿子又点点头。

“你不要光点头嘛,跟我说说学业上的事吧。”哥忍着性子对孩子说道。

“大伯,我不想在那所学堂上学。我有同学去县城里去念书了。”

“你也想去?”哥看着孩子轻言细语问道。我儿子点点头:“学堂里学的东西重复又重复,没有一点新意。”哥听着思忖一会:“我知道了,你去房间温习去。”

人常说:发人不发财,发财不发人。我们家还真应了这句话。父母生下我们兄弟姊妹七个,却养不活一群儿女。到我们这儿,日子宽裕了,有吃有用,你说,你为什么就只生这一个就不再生了?

“要不我说,哥,你趁早赶紧娶一房嫂子,定能开枝散叶,一大群儿女。该多好!”

“命吧,不说这个。你明天带上些礼品,叫宏儿跟你一起去趟先生家。让他转到县学堂去,那边我托人说去。”

宏儿进县城学堂念书第三年,局势越来越混乱。听说边关连连开战,征西东伐的。而本地土匪占山为王,似葫芦,按下这头起来那头。到我们民众头上,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苛杂税叠加。地方上巧取豪夺,更加难熬的是,又一个大荒之年。先干后涝,两季无收。

早春的日子,寒气依旧冻人。街上越来越多的衣襟破烂,拖棍伸碗乞讨的男女老幼。

这天傍晚,哥早早的回来了。“你是说要开一家粥铺?”

“明早,在南街口搭棚开家粥铺。”哥镇定的对我说道。“那得多少粮食?”

“开起来再说。”

从清明前几天开始,哥雇了三个人,两口大锅,从早煮到晚。这一煮煮到夏收熄火。不是夏收有粮了,乞讨还乡了,而是我家存粮已经扫仓了,夏收的粮还没收上。预征的粮车已经停在家门口。

“哥,这年景,饿饭的不是一家两家,仅我们家那点东西是顶不起天的…。”在我的苦苦劝说下,哥才叫人拆栅、接锅、平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