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宝,我想就这个空档,请他们帮忙把你太爷、太奶的坟迁下来!”
白玉宝听了父亲的话思忖片刻:“听大爷爷讲:太爷、太奶周围的坟,都是他那还没长大的弟弟妹妹的坟。要不这次都迁下来吧!”
“都迁下来,这能行么?这样,你先去见见道士先生,问问他再说。”
“自己家里的事,自个做主。”
“也不是,有些事情还是要讲些规矩的。”
道士先生听完白玉宝的来意后说道:“你太爷太奶的坟迁下来后,那圆山就算是我们家祖坟地了。按说,这些个没长大的孩子是不能入祖坟的。”
“那就把他们迁到另外一块山地里。”
道士先生抬手顺着花白的胡子:“没必要这么做,把两座主坟迁下来就可以了。”
白玉宝想了想:“我想问一下老先生,迁这些坟,对我家将来有什么影响没有?”
“这个怎么说呢?人死于灯灭,也就是个心理作用,心理安慰。都这么多年了,没必要去动他们。”
“我也是很纠结。包括迁我太爷太奶的坟,这是我爷爷一代人的心愿。但因一些缘故,这个心愿在他那一代没完成。
而到我父亲这里,以完成父辈的心愿为心愿。我只能按父亲说的办,我想既然要了却这个心愿,就彻底的一起都迁下来。免得日后心中似乎总有一丝遗憾萦绕在那里!”
“你回去跟你父亲商量好,再做决定。这要是按你说的操办下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你父亲他那几位姑姑叔叔的生辰八字,你晓得不?”
“我不知道,我父亲也未必晓得。你定日子,就以我大爷爷、爷爷,我父亲的生辰为主。其他的就不讲究,也没法讲究。”
“也好。上次你爷爷的后事,我还记得他们的生辰八字,你稍等一下。”道士先生起身进里屋去了。
迁坟的日子定在九月二十七日。
深秋的风,带着霜的寒气。白宏方很早就支撑着起床了。“你多穿点。”妻子唐文秀拉住他,帮他加了件长衫。
“你今天不要管我,安排好灶房的事,缺什么叫伙计去买!”
“灶房的事,不要你操心。该买的早几天宝儿都买回来了。请了那么多人,你坐在屋里动动嘴就可以了。”
“我知道,你忙你的去。”
“玉宝,贡品、炮竹、用的东西,方叔他们挑着。你带着先生和他们一起去太爷坟山去。我、王先生和张大爷他们去前面圆山。”白宏文有条不紊的在院子里安排着,吩咐着一切事情。
一整天,山间的爆竹声不曾断过。圆山上空,青烟、白烟随风飘动,笼罩在山坳上空。
从清晨到天黑,白家到圆山的路上,人来人往。
此时,白家里外灯火通明,十几位道士先生还在敲锣打鼓,嘴里念念有词,吟唱有调,锣鼓声铿锵越耳。
灶房里,请来的厨师从零晨到午夜不曾熄过火。
白宏方神情泰然,跟着道士先生们里外跪拜。白玉宝拉起父亲:“我来替你!”
白宏方一甩手:“这是我的事。你照顾好别的。”
唐文秀时不时从灶房出来,探头看看,嘱咐女儿:“玉兰,你看着你父亲。”
白玉宝同父亲一道,送走所有的客人后,唐文秀看着站在大门口的白宏方精神依然还好,提着一整天的心终于落下。
“大伯,父亲,今天总算完成了你们的心愿。”白宏方站在门前昏暗的灯光下,望着远处的圆山激动的、感慨的说道。
阵阵秋风,将爆竹燃烧过的火药味吹过来,是那样的刺鼻,又带着一丝香气味。
白玉宝伸手扶住父亲:“进屋吧!”
院子里,鸡笼里一声鸡鸣声,响彻院子上空,午夜了!
“我们先吃,让你父亲多睡会儿,很长时间没这么睡过。”
“母亲,你再进去看看。”女儿白玉兰端着碗从灶房出来,递给奶奶,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说道。
白玉宝用筷子轻轻点了一下妹妹的头:“吃饭。父亲昨晚睡得晚,让他多睡会。”
唐文秀从房间出来:“睡得很香,我们先吃吧。”
奶奶接过孙女递过来的饭碗,指着房间,望向儿媳:“没睡醒?让他多睡会。”唐文秀点点头。
“哥,你吃快点,吃完进房看看父亲。”
“昨天劳累了一天,让他安静的多睡会!”白玉宝往嘴里夹了点菜,细嚼慢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