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治理,一场战争下来,不知道跑了多少农民,也不知能招徕多少难民补充,总之夏拉夫人也是忧愁,但很不客气的把霍腾踢出了萨尔堡。
“啥女人,怀上孩子之后,仿佛变了一个人。”
霍腾揉着额头,接到了沃尔姆斯城的威利基斯主教的信。
“调解?在沃尔姆斯大教堂?”
给夏拉夫人留下500金,霍腾毫不犹豫的跑路。
为了调解霍腾与上洛林公爵的矛盾,当霍腾在萨尔堡击退富尔玛三世,并通过卢森堡伯爵齐格飞与大公迪奥多里克达成和平之后,威利基斯主教也算是好事做到头,主动帮忙来做这一次证明人。
就好像是做交易,要有一位中人来作证,表示这笔交易已经达成,双方钱货两清不再反悔。
于是过了几天,霍腾就带着军队又退到了沃尔姆斯这座雄城。
大公迪奥多里克,也在齐格飞的儿子海因里希,以及炉火卫队的保护下,来到了沃尔姆斯。
双方在沃尔姆斯大教堂的侧殿中见面。
霍腾看着憔悴不安,长相柔弱的迪奥多里克,感慨这家伙的命运真好,出生就是西欧顶级贵族,一串血脉想去哪就去哪。既能当法兰西国王,也能选举罗马尼亚皇帝。就这,还能在凡尔登打出个稀里哗啦,把全国的精英军队和高阶神秘部队一起葬送,整个一微型土木堡。
而迪奥多里克则是望着年轻气盛,身材高大英气的霍腾,感慨年轻人真是后来居上,他堂堂上洛林大公,竟然在他手上葬送了哥廷根三郡。
当然了,由于萨克森公国率先向这些地方宣战,上洛林也选择避战,其实就是事实上放弃了这三个郡的法理。故而迪奥多里克也不算特别遗憾。
都是中世纪贵族,大家也不遮掩,一见面毫不犹豫的就开始互相喷脏话。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威利基斯特地安排了一场弥撒。
次日,双方在大教堂中参加弥撒。
但是在后面的信徒却是吵吵闹闹,互相吹牛,声音忽高忽低,几乎毫不把威利基斯放在眼里。
甚至有人躺在椅子上呼呼大睡,有人在下棋,有人脱下裤子露出屁股。
没错,即便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教堂之一,做弥撒的气氛仍然十分拉跨。
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就不信仰基督教,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是浅信者。
人们常常有一个错误的印象,那就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神学的退潮,以及唯物主义等各种哲学思想的发展,基督教应该是随着这种发展慢慢退潮的。但真正的现象是,正是因为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国家势力的壮大,基督教才随着这样的历史进程,在欧洲越发的扎下根。借由报纸、书籍等传媒手段,将宗教礼仪和宗教世界观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基督教是一直在发展壮大的。
早在15世纪的时候,文艺复兴的开始阶段,当时就有许多关于宗教的记载。
譬如有教士就记载到【民众们根本就不喜欢来教堂做弥撒,他们宁可躺在家里数蚂蚁。】【既便是最为虔诚的贵族,他早上也更喜欢躺在床上,躺在妻子的怀抱中,只听教士路过的时候讲两句。】【绝大多数的民众对于基督信仰,都只知道最为浅显的内容。甚至连上帝都不懂,他们更沉迷于乡村、街角的原始宗教信仰(拉丁语:pagan)。】
甚至有人和妓女,在教堂里面跳艳舞。下棋、唠嗑、睡觉都不缺席,每次都存在。还有奇葩者,在教堂里面打飞机。
就是男性撸管的那个打飞机。
也不知道他对着上帝的画像,是有的怎样奇特的性癖,才能射出来的。
也就是说,哪怕是到了15世纪,基督教也并没有真正的深入到民间、乡间。人们只是口头上表示信仰基督教,但实际上还维持着本土的原始信仰,信一些奇奇怪怪的神。连去教堂做弥撒都不懂,更不提什么在教堂结婚什么了(指10世纪)。单就这一点而言,在宗教传播上还不如东罗马帝国。只是西欧产生的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后来者将这一切都给美化了而已。
真实的情况是,当时的民众根本就没有把基督教放在自己的生活里。然而随着时间发展,基督教却是越来越深入生活,并在近代,才把那些奇怪的原始信仰一脚踢飞。
此时是10世纪末,比之15、16世纪还要早上500年,可想而知,这时候的信徒们有多让人无语了。
在中世纪,真正了解神学思想的,其实只有那些高级知识分子。以及在随后追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