膛,暴打霍腾一顿。
“我怎么会预料到.....世界线会收束啊...”
霍腾喃喃自语。
的确是世界线收束。因为历史上,埃卡德一世就是死在了帝国议会中,是被大舅哥伯纳德暗杀而死的。
大舅哥之所以对妹夫痛下杀手,一方面是因为埃卡德独立之心一直不讨喜,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埃卡德的东向计划。埃卡德一世的儿子与隔壁波兰国王的女儿订婚,完成了与波兰的联盟;同时,埃卡德他妈还是波西米亚贵族,等于是和东方两个接壤的斯拉夫国度都实现了默契和同盟。
如果让埃卡德一世就这样继续坚持东向策略,没多久迈森藩侯国就得跳出萨克森家的五指山,奔向自由世界了。
谁又知道,是霍腾的误打误撞,引起了埃卡德重伤呢?
兹事体大,得知消息后的闪光骑士琼丝,也一口气跑到了康诺莎的卧室。
“你...坐吧。”康诺莎看到琼丝,本能的就想把闺女赶出卧室,但想到埃卡德重伤的危机,也只能忍着。
“现在只有我们三个知道,千万不能有第四个人得知消息!”霍腾首先下了封口令。
一家人纷纷点头,确认消息并未外泄。
而霍腾,则是在屋子里面踱步,思考后果。
在历史上,埃卡德一世死后,波兰国王波列斯拉夫大举入侵,占领了大片领土,埃卡德的儿子们到处奔逃,爵位被弟弟冈瑟林把持。冈瑟林是个无耻混蛋,他依靠波列斯拉夫的扶持统治了半数领地,而将另一半出卖给了波列斯拉夫。当时的皇帝亨利二世来战时,他立即反叛;亨利走了,他又和波列斯拉夫和好如初。冈瑟林的名声极差,不仅欺负侄子们,还涉嫌将基督徒作为奴隶卖给犹太人。
而对于霍腾自己而言,埃卡德的重伤,不仅影响记下来的帝国会议,更容易导致波兰国王的大举入侵。随之而来的,就是东北部的内战,到处流窜的斯拉夫部落,无数的流民等等糟糕局面。
相比于此,他的加冕仪式,和康诺莎的婚姻的拖延,都显得不重要了。
“把这个黑锅送给伯纳德吧。”康诺莎稍微思索,好看的蹙眉微微挑起:“这样更能离间国王与伯纳德公爵之间的关系。务必让他们的精锐部队无法动弹。”
琼丝更有战略眼光,她认为:“你那是宫廷政治的思维。你想想,埃卡德若是病死,波兰大公岂不是正好找到了机会入侵?他可是个老混蛋,若不是已死的奥托三世当年给他好脸色,帝国早就该送他下地狱。”
传统认知上认为,波列斯拉夫加冕的时间还在二三十年后。但在目前,由于奥托三世曾经召开过格涅兹诺国会,承认封波兰大公为国王,所以波兰方面已经自称国王,而帝国这边仍旧认为他们是边境公爵。
霍腾经过长长的思考,认为:“埃卡德不能死,至少是现在。就算他死,我们也得扶持他的儿子继位。所以恐怕我还得提前去埃尔福特,推动康拉德将此事归咎于伯纳德?比隆,然后促成他儿子的继承权。”
大前提是,不能让波兰国王杀进来搅局。
次要的前提则是,不让伯纳德趁着这次帝国议会搞事。
所以霍腾思来想去,唯一的解题方法就是先于伯纳德?比隆,率兵进入魏玛伯国,然后到埃尔福特与国王会见,彰显自己的忠诚之余,还要离间伯纳德与康拉德国王的关系。
全家人在这个意见上达成一致。
所以次日,霍腾便召集自己的40名扈从骑士和5名仪仗骑士,提前出发,前往了米尔豪斯堡。
在米尔豪斯堡,早已经得知埃尔福特城外之刺杀的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
魏玛伯爵马格德,霍腾的老朋友,这位生活奢侈腐败的老主教,早先还求助霍腾,一起镇压改革派。
但今天,他是来纳投名状的。
“我看你啊,果然年轻有为,比阿伦德塞强得多。”马格德吹着霍腾的马匹,突然提议:“但如果您想要在政治上更进一步,在国王身边更受信任,我觉得有一个女性你是绕不开的。”
“谁?”霍腾驻马停步,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那就是国王之妻、施瓦本公爵之女,玛蒂尔达。”马格德不愧是腐败型角色,他滔滔不绝的说:“以我观之,玛蒂尔达这个女人,阴险狡诈、喜好奢靡。她嫁给康拉德国王完全是因为父母已经订婚,他们还是表兄妹。我发现玛蒂尔达对于争权夺利分外热衷,计策深厚,语带春风却手握利刃。当你能搞定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