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又会遭到霍腾最需要的教会与国王的否定。
一来二去,在这两个未婚妻中抉择,已经不是霍腾个人命运所能左右。
全都要?
霍腾当然尝试过全都要,可歌蒂斯迪乌立即反弹不是吗?名门大户的闺女,以迎娶异教徒的姿态把她娶回家,扪心自问,萨克森公国的人乐意吗?
无论如何,在基督徒的国家中,想要合法开后宫的捷径几乎小到没有。除了婚前耍流氓的朋友婚姻、婚后找情妇,以及娶个名义上是异教徒的丹麦妻之外,可能只有去找女奴和女仆乐呵了。如果高级一些,则还有三种操作。其一是给情妇册封宫廷贵族的爵位,让她留在宫廷中,其实变相的变成了自己的妾;其二是给情妇找个接盘侠,这是最常见的套路,许多贵族都因为主动替人接盘而飞黄腾达;最后,把情妇安排在修道院或教堂中,每周都去‘祈祷’。
霍腾当然承认,基督教这种一夫一妻的制度非常先进,非常的好。但在中世纪的现实实践中,对于一个渴望掌握权力的权贵来说,除非宗教信仰入脑选择守贞,否则几乎没有哪个男人不会尝试红杏出墙。多数情况下,世俗的领主君王总有自己的办法规避一夫一妻的严苛。
对于霍腾自己而言,两位未婚妻站在面前,而他挑选的时候,脑海里想的却是她们背后的那群老男人,这种体验非常的差。
“这是我的位置。”
康诺莎轻挪莲步,赫然是坐到了霍腾的左边,与坐在右边的歌蒂斯迪乌对称,形成两位未婚妻各坐一席的名场面。
15岁的少女毫不怯场,礼仪非常规范的坐在霍腾的右手边,稍微向中靠近了一些。
霍腾知道,聚会可以到此结束了。再往下走,那就是家庭伦理剧,是两个女性与她们所代表的家族,以及家族背后天然形成的势力网的碰撞。
只需要稍微思索,便能得出结论。
站在国王这边的康拉德自己,王后代表的施瓦本公国、布尔查德师徒代表的法兰克尼亚地区、卢森堡家族的巴伐利亚公爵亨利五世。
另外一边,考虑到复杂的关系,前宗主国上洛林公国可能会在中间左右摇摆,若与霍腾的仇恨多一些,便会站在萨克森一方;若更考虑大局,他们应该支持康诺莎与国王。
而剩下的下洛林公国、萨克森公国,弗里斯兰地区、图林根地区、迈森地区等,必然是更倾向于支持歌蒂斯迪乌的。尽管他们肯定不喜欢伯纳德,但一定不希望国王的权力再进一步扩大。
“咳咳,今天本应该是宾主尽欢的日子,但抱歉我的家事...”霍腾咳嗽两声,话音未尽,其实已经是在下逐客令。
本地的骑士、地主们纷纷起身,向霍腾告别。
只不过在告别时,向哪位女主人道别就显得尤为麻烦。
“午安,愿上帝保佑您、您的...两位夫人们。”有的人就很讨喜,模糊的向霍腾道别,嘴上说的两位夫人是指康诺莎与琼丝,实则是表达对康诺莎与歌蒂斯迪乌的公平看待。
谁都不得罪。
许多人有样学样,一个都不得罪的拿着霍腾的礼物跑了。
当现场逐渐清空,霍腾一脸疲倦。
“老大,杰弗里刚刚传信回来,他说哈茨山的土匪死了很多,拦截粮道也非常成功。他已经在哈茨山掌握了两条河谷,五座城寨,还有数以千计的人口。”
好的下属应该体贴人心,格雷布却愣头愣脑的闯进来,向霍腾汇报杰弗里的佳绩。
佳绩,的确是佳绩。
但摆在两位女主人面前的是,她们要压过霍腾的另一个未婚妻,在领地中获得主动。
康诺莎至少打理过政务,她很迅速的表示:“应该册封杰弗里为哈茨山子爵,让他带着人丁在哈茨山里为我们提供铜矿石与铁矿石。杰弗里为我们的战争出力甚多,他还是萨克森人,确实需要给予他奖励。”
而从未理解过世俗政务的歌蒂斯迪乌,也机敏的表示:“毫无疑问,康诺莎的提议非常好。但我认为,或许应该派遣教士进入哈茨山,在山里传播主的恩惠与教义,修建教堂与修道院,让山里的民众安居乐业。”
两位夫人的提议都很好,一个侧重于政治影响,一个倾向于安抚人心。
霍腾还能说什么呢?
“按照两位...夫人的建议,请莫里斯宫相书写一份委任书,册封杰弗里为哈茨山子爵,他可以掌握那五座城寨,山里的事务由他自己一应负责。”
作者的话: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