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大军南下,还是扶持安度因呢?
在这样的纠结中,西尔维斯特彻底忘了还有霍腾的结婚问题这件事。
话题顺着这封判决书,走过冬日里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
无论如何,相对于一团散沙的西欧来说,教会也算得上是组织度很高的群体了。
几位大主教都在等待西尔维斯特的回答。
但教皇的回答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望着这张同时盖了俩印的回复信,脾气耿直的布尔嘉德直接就开骂了:“哪怕是路边的狗,它也知道拉屎只能在自家这边呢!哪怕是谁家的仆人,他也知道自己的主人只有一个啊。哪有盖俩章的道理?是,我知道许多贵族都有小妾,查理曼有很多老婆,北方那些贵族甚至私下里娶多个,可这不意味着我们文明之人,也能娶复数吧?秩序安在?文明安在?”
愤恨异常,恨不得亲自到罗马去当面质问教皇的布尔嘉德却对这份文件无可奈何。
这是教皇盖章的印信,理论上是教会中具有最高解释权的法律文件。西尔维斯特离谱的没有写下任何评价标准,于是在信息交流闭塞的德意志,关于这份文件如何解释就成了大问题。
威利基斯守成持重,拿到之后便坚称:“这是指二者皆可的意思。教皇也觉得只能二选其一,这是守成持重之策。”
徒弟布尔嘉德也是按照老师的方向去解读。
但是总有些怪异的。
比如科隆大主教赫里伯特,年富力强的前总理干脆开骂:“老昏聩的家伙,肯定是想一下娶俩,所以盖错了印章。建议驳回。”
别说,赫里伯特是最接近事实真相的人。因为他真的在意大利操持过国政。
持稳的马格德堡大主教塔吉诺,则是按照经学解释的方向:“按照印章先后,应该是先娶歌蒂斯迪乌,如果病夭或其他事件,再考虑康诺莎。这是先后有别。”
更离谱的也有。
以脑回路异常出名的特里尔大主教鲁道夫,就公然宣称:“这意思是可以娶俩是吗?那我也要娶俩。”
这将霍腾的婚姻风波推上了新的高潮。
但上升到一定高度,这反倒影响不到正在想办法援助卡塞尔伯国的霍腾了。
在霍腾不断运输粮食,援助卡塞尔难民的时候,帝国的上层贵族因为这个争吵不休。
有些别有用心之徒,更是以此为借口,准备先娶个二奶再说。他们可不在乎圣经里不是这么写的。
这件事,最终还是要国王康拉德再次拍板。
然而康拉德又太缺乏皇帝的名分,目前皇座空虚,显得法理上不够强硬。
最终,在王后玛蒂尔达的建议下,康拉德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新判决:“暂且不举行婚姻,但承认歌蒂斯迪乌与康诺莎子嗣具有相同的地位。剩下的以后等他加冕皇帝后再来理论。”
对于国王来说,这件事只能一拖再拖。拖到他有足够威望压服伯纳德?比隆为止。
这也就意味着,在教皇的一次疏漏下,在国王的临时处断中,霍腾意外的必须与两个未婚妻暂时住在同一屋檐下。
但这也因此激怒了一个人。
那就是身为伯纳德的妹妹,歌蒂斯迪乌的姑姑,迈森藩侯埃卡德一世的妻子,拥有足足六个子女的斯瓦尼希尔德。
这位女子目前是迈森藩侯国与图林根公国的掌控者。
她断然认为,自己的侄女受到极大羞辱。
要给予报复!
作者的话:给出了一个很勉强的解决方案。思来想去只能慢慢拖着。
正在处理,请稍待。
第一百九十七章 邻国有民我偷取
富尔达河,流经明登、不莱梅并在北海入海的威悉河的主要干流,德国第二长的河流。
这条直直向北的河流,以蜿蜒的曲折之路向北流淌。哥廷根伯国也位于这条河流附近,但是哥廷根与诺特海姆主要控制着威悉河的另一条支流,莱纳河。但总的来说,除了向西流淌的鸭池河以外,哥廷根总体上是呈现出走富尔达河,进入威悉河贸易领域的态势。
卡塞尔伯国就处在富尔达河两岸,与南侧的富尔达伯国毗邻而居。
当援助邻居的方案确立好后,本着朴素的乡土友情,霍腾在第四天,也就是一月八日率领临时调集起来的亲兵一起南下。
在这寒冷的大冷天里,霍腾没能动员到太多骑士,只是拉出了几百个步兵长矛团,两百弓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