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我们要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
哥廷根是霍腾唯一的综合工业中心。这里的铁匠工坊每年可以生产扎甲近千套,日产甲叶千片。日产铁剑数十把、铁矛头数百、箭头数千。还有无数的生活用品在这里生产,哪怕是一把铁锹,一把锄头。而之所以更多使用扎甲,主要是因为铁匠们没有发明拉丝机,只有简单拉丝板,拉丝板制作锁子甲的锁环费时费力,不如铁匠负责敲扎甲片,再交给农妇们缝制在布衬或皮衬上,防护效果几乎没有差别。
哥廷根自家就要居住,波西米亚公国远在数百里之外,霍腾觉得,以内为重。
“好,我知道了。明天我把他们的家眷都召集起来,安抚一下大家的情绪,顺带也要敲打敲打这些野心过度膨胀的家伙。”长公主叹了口气,她冰雪聪明,何尝不理解这里面的弯弯绕?
分明是有些人战功之心膨胀了,还想鼓噪着霍腾去波西米亚和人争斗。
霍腾也是一样的意见:“嗯,既然这些人那么有闲心,还对城市建设没什么兴趣,就把他们统统转封到迈森与包岑,让他们带着徒属人口,建设国家边疆去。”
就在霍腾和长公主对谈的时候,波列斯拉夫已经率领军队冲入百年古城布拉格。
建筑于丘陵之上的城镇被破,波兰军队大掠两日,平民十不存一。
作者的话: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真的太累,早点睡
正在处理,请稍待。
第三百四十三章 掠夺与人口
布拉格是一座典型的斯拉夫城堡。
像个长条面包似的建筑布局,木制的城防建筑,还有一座本地风格的基督教堂。外面是正常生活的农民,内堡则是国王一家。
由于波西米亚丘陵密布,因此这座用白色石根、厚木栅栏捆扎组成的堡垒也位于伏尔塔瓦河畔的圆形丘包上。在布拉格的对岸,还有一座叫高堡的堡垒,那是先于布拉格建立的姐妹城。
传说布拉格建城的时候,名字来源于国王对农夫的问话。国王问农夫这里是哪,而农夫看到国王就站在门槛上,就说这里是‘门槛’(布拉格)。于是阴差阳错的,这里就叫了布拉格。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布拉格的地形,确实像门槛。
而此刻,这座通往波西米亚王座的门槛,已经被波列斯拉夫用刀兵砍平。
当地邀请波列斯拉夫的贵族在城门口列队欢迎北方的援兵,然而半天之后,整座城都陷入了死亡与燃烧的黑色漩涡。
虽然嘴上说着,要保护城市、保护平民,可当来自格涅兹诺的波兰军队真进入布拉格后,事情还是乱套了。
百多年历史的斯拉夫古城,至少人民收入要高于波兰,衣着鲜亮,行为大方。不少人都懂德语和希腊语,能体面的交谈。这样的生活对于没有军饷,只有赏金和掠夺可以丰富腰包的波兰军人仿佛落进肉仓的老鼠,一开始他们还装模作样的询问,发现当地物价远高于自己的腰包后,便以当地人坑害外地人的借口强行低价掠夺。
有人开始反抗,于是波兰人趁势将其砍杀。砍杀之后就一不做二不休抢个干净,最后放火消除罪证,娴熟的完成一套流程。
一个两个...当波列斯拉夫和本地的豪族酋长们把酒言欢的时候,外城已经被烧杀抢夺的面目全非。
因此再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波列斯拉夫得知消息时无比清楚,他的士兵把整座城祸害的血肉横飞,里面怎么会没有这些头面人物的亲人?或者说不抢劫这些头面人物,他凭什么满足士兵们的胃口?
关上门,趁厅堂里的豪族还在惊疑不定的时候,波列斯拉夫狠辣的选择了当机立断,迅速动手。
一个不留!
狂野的波兰贵族带着士兵们四处劫掠,白色的城墙石基染上一片片的血红。
焚烧布拉格,波列斯拉夫只是抽取了三成抢劫资金,就压坏了他所有能找到的马车。从城市里搜罗出来的财货在每个人的身上都缠出大包裹。
但头上戴着波西米亚人的金冠,波列斯拉夫却逐渐清醒过来。
从此刻开始,他在波西米亚公国,人尽皆敌。
当波兰人在波西米亚烧杀抢掠的时候,哥廷根人正在仔细计算自己今年夏季的收成。
得益于三圃制的实验,还有铁犁牛耕与堆肥制的强力推行,哥廷根人逐渐学会了对自己的农田进行精耕细作的生活。
他们不想学会也不行,因为哥廷根如今已经快要达到接近十万人,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