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和这个飞龙女王签订送出国土的屈辱同盟,他也愿意。
但这次被霍腾摆了一道后,斯温不确定了。
西格莉德说飞龙是被霍腾夺走的,但众所周知西格莉德家族的驯龙技巧极其神秘,无人可破。
“父亲,军队还是缺粮,我们再收一轮税吧。”这时,负责粮食征集的哈拉尔王子来汇报。
“你怎么看?”
斯温有心考一考他。
这位倒霉蛋王子自然是缺乏急智,无法回答。
斯温对哈拉尔极度不满:“你这废物儿子,让你守住哥本哈根你不行,让你守住奥尔胡斯你守不住,让你出个主意,你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事实证明,哈拉尔只有一把莽劲。在智谋和随机应变上,他远不如和他齐名的另一位王子,克努特。
但是可惜,克努特被斯温留在英格兰,帮他控制当地不稳的局势,无从为他出谋划策。
“那...那父亲有什么办法?在这个危险的局势中。”
哈拉尔王子怒的头发都树立起来,他是做的烂没错,可要不是他在丹麦顶了几个月,还要面对霍腾各种军队的轮番进攻,丹麦保得住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就这么瞧不起人?
他怨毒的眼神小心翼翼的藏在申辩之中,很多人都知道,斯温对继承人的考核很严格,大部分王子一开始就被踢出了队伍。哈拉尔好不容易才撑到现在,他不想放弃。
“怎么没有办法?想和我们做约定,就要交换人质。”斯温只觉得朽木不可雕也,连这点随机应变都做不到,还想当国王?
聪明的维京人知道,只有示弱才能获得胜利。
所以丹麦王斯温给两个敌人都送去书信,他同意双方的结盟,但要求交换重量级的人质,以保证大家的誓言可信。
为了胜利,斯温准备把眼前的这个儿子,哈拉尔王子作为人质送出去。
霍腾与西格莉德谁回应,或者谁不回应,就能分辨出谁才是敌人了。
果然,霍腾并没有回应。
西格莉德则回应,愿意将一百个部族头领的亲属送来,丹麦人也要给与同样的回应。
斯温欣然应允,派出一百部族头领的亲属,和西格莉德初步达成停火协议。
斯温承诺,如果战役成功,就割让所有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领土,还将挪威的国土交给西格莉德。
......
此时,在汉堡,一支大军正在集结。
整整六万人的部队在野外汇集。
禁卫军们盔明甲亮,来自各地的重甲骑士、瑞士的长枪方阵、帝国的博格枪戟方阵、帝国教卫军的骑士与长矛重甲战士、意大利的弩手、波西米亚的车兵、波兰的长枪骑士,诸如此类的战士带着骄傲与荣耀的旗帜来到汉堡。
常备军的战士们左顾右盼,从北欧来的维京武士、南欧西班牙的基督卫队、安拉卫队,还有骆驼希腊火兵,立陶宛的贵族弓箭手,西西里的柏柏尔战士,帝国的边缘部族们聚集在这里,共同为皇帝效忠。
行省军的战士则简单的多,来自萨克森的武士们不管骑不骑马,至少都是自备盔甲的军士,其中还有里豪森这样的海龙巨兽骑士,为出身于萨克森的皇帝献上生命。
霍腾望着人潮汹涌的大军,解气的握紧拳头:“这次,可不再是敌众我寡了。”
在国外作战,后勤补给和人数永远是最大的难题。所以霍腾长期不维持更多的军队。现在却在国门口作战,哥廷根与萨克森行省就在背后,大量开垦土地所提供的粮食源源不断的汇集在汉堡,为一场灭国大战提供着绞杀死亡的养料。
霍腾要北上了。
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二月底,赫德比和里伯城就纷纷要塞化,到三月中旬,帝国人已经把堡垒修筑到了靠近奥尔胡斯的日德兰半岛中部。
再修下去,就修到海边了!
斯温彻底忍不住了,在竭泽而渔的压榨民众供养军队的同时,他决定在奥尔胡斯城西南侧的沼泽附近,与霍腾决战,瑞典军队适时出现。
霍腾带来六万精锐,丹麦人凑出五万举国精血组成的大军,瑞典人也有四万左右的兵力围绕在飞龙身边。
一位皇帝与两个国王争夺北海霸权的序幕缓缓拉开,维京人,乃至于诺斯人的命运,一时间取决于这战场上的十五万人之手。
号角、旌旗、战鼓,战马的铁蹄是战争的主旋律,铁与血的碰撞则负责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