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余道安 > 分卷阅读1009

分卷阅读1009

圆柱形,便是早期的蜡烛。

可是点燃这种杂质极多的蜡烛,那气味就跟烧皮革一样,味道非常难闻。

以前人们都点柴火,但现在从城外源源不断输入的木柴价格还在高涨,反而导致可能烧蜡烛更省钱。最昂贵的蜡烛是东南皇宫里使用的蜂蜜蜡烛,只有皇宫、政务宫、大教堂等地用得起。

这种越发浑浊的气味,意味着市民已经有夜生活了。

哥廷根的市民在多年的发展之后,终于脱离了靠贵族、教士的亲属,以贵族消费支撑城市的窘境。各种商人、手工业者、小店主凑成了城市生活的主体。尽管如此让城市看起来仿佛变成了吝啬大妈与小商贩的家园,而贵族、教士们则纷纷迁往城郊地区。

在发展上,哥廷根作为帝国首都显然比较缓慢。附近的帕德博恩、美因茨、法兰克福,还有意大利的那些城邦,均要比哥廷根更早的拥有市民阶级。

如此一来,帝国在广域范围内基本满足了三个条件。

从阿拉伯地区引进浪漫文化、希腊翻译书籍、数学天文书籍等,包括造纸机。

市民阶级兴起,城邦广泛的发展。

钢铁产量提升,为民众提供更广泛的铁制品。

【时代变革-进入中世纪盛期】

【什么是中世纪盛期?这只是后人进行界定的一种人为规范。但是对于当时代的人来说,盛期意味着太多。它是从阿拉伯文化中导入的浪漫因子,是浪漫骑士的启蒙;它是装满物资的马车,是移民、运输、商业的载体;它是高高耸立的城墙与碉楼,是骑士的骑枪与盾牌,是钢铁带来的革命;它是日益复杂的教堂、修道院、祈祷室,是燃烧的蜂蜜蜡烛与贮存的羊皮纸卷轴,是新设立的教会大学,是丰富的城市生活,是小镇成长为城市,是市民议会的出现,是贵族与教士们日益复杂分化的权力,也是诗歌与远方的上帝和圣母玛利亚。】

历史上,中世纪盛期时代变革,以农业上的爆发性增长开始,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中,在阿拉伯人那里劫掠到大量的财富与文化知识,再送回国内,形成文化与物质的互动,促成一个时期的转变。

而霍腾东征西讨,包括自己搞发明和抄袭,基本上算是完成了这个历史进程。

时代变革的特点并不显著。

它的第一特点,是增加农业产量、增加钢铁产量。这是一种隐形的增加,指降低农业和钢铁科技研发的难度。譬如之前高炉温度不够,钢产量时有时无,现在则成功概率增加,让钢出现的概率更高。钢的增加,则会显著提高农产量的产量等等。

第二,则是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相关性的文化教育和行政上的效率提高。

再然后,则是更多的思想变革,人们接受新观念,可以更轻松的进行法律与制度上的改变。

它就像是解锁了一个科技锁的限制,让帝国境内的各种文化、科技的发展速度增快。或许短期内好像没什么变化,但从长期来看,则会发现在五年十年内,仿佛突然迸发出大量革新。

今年陷入停滞的,关于推进行政制度改革的讨论,也随着时代变革,突然就顺利的好推动了。

当霍腾的队伍穿越通天大教堂,进入皇宫的西北路的时候,赫里伯特首相转变态度,认同应当建立更强力行政部门的提议。

至于穿着一身白裙骑马赶过来的长公主,则根本没把赫里伯特纠结的部分放在眼里。

长公主一个飞扑,投入霍腾的怀中。

......

当帝国跨越了盛期的门槛,突然开始重新高速运转时,在更东南侧的真·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堡领导下的东罗马,则显得烈火烹油,似乎更加鼎盛。

但尽管如此,皇帝巴西尔二世的军事领导能力开始陆陆续续的受到一丝诟病。

西边的保加利亚帝国余孽一直无法消灭,让他们在巴尔干的山沟里不断复活。而在东南侧,当年差点进入耶路撒冷的机会也已经丢失。现在法蒂玛王朝的领袖是个自以为神灵的疯子,与基督徒的关系日渐恶劣。

而在北方,基辅罗斯大公国的内乱也还在持续。前波兰国王波列斯拉夫挑起的内战似乎永无尽头,大公的子女们也占据第聂伯河上下的城邦各自为战,虽然有着庞大的体量和资源,却被波列斯拉夫追着殴打。

对此,帝国皇帝巴西尔二世在新年的开始,开始做出更多的布置。他任命更多的总督到对应的敌国方向,并尽可能的寻找盟友,削弱敌人的影响力。

但在西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