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政治数值高达105的人才,让张居正治理区区一个沛郡是真的屈才了。而且不仅仅是张居正,就连徐阶也同样屈才。原本刘协以为徐阶只是一个普通人才,但是在查看过徐阶的数值之后才发现,徐阶的政治居然高达103!
沛郡和梁郡加起来都不一定有别的郡那么大,如果不是因为封国的原因,这里本来就不应该有这两个郡。于是在刘协和萧何等人商议过之后,直接将整个梁郡都合并到了沛郡之中。张居正回到了刘协身边,徐阶担任合并后的沛郡太守。
对于山阳郡的李家而言,刘协想针对谁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要知道现在的袁氏处境十分尴尬,最主要的两个代表人物在冀州内斗,而冀州和袁氏大本营汝南之间又隔着一个刘协,这就让袁氏很难受,刘协之前的一系列举措也能看出,他对于汝南是有些想法的。
但是袁家的势力并不仅仅只在冀州,沛郡北部便是济阴郡,济阴郡之中的袁叙虽然不强,但是由于其手下有袁圣这样的大将,同样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在刘协对汝南下手之前,济阴郡的袁叙是一定要想个办法处理好的,既不能增强袁氏的实力,也不能明着撕破脸。袁氏也一定不会坐以待毙,到时候周围的世家豪族就是袁氏拉拢的对象,例如他们山阳李氏。
在李乾看来,袁氏并不值得投奔,以李家的体量来讲,到时候别说是成为袁氏手下的大将了,李家很有可能因为袁氏的内斗而没落在内耗之中,这是李乾不可接受的。而且现在皇帝明摆着要对付袁氏,李乾还不想公然站在汉室的对立面。
不能投靠袁氏,那就要物色其他的投奔对象了。在这之前,李乾曾经和曹操有过多次的书信往来,彼此之间建立了很不错的私人关系。而且李乾对于曹操的才能颇为欣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投靠曹操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投靠曹操同样有一个问题,现在曹操是颍川太守,作为天下士人的代表,颍川世家的重量可比自己要重的多,李乾不敢肯定如果自己现在去投靠曹操,还能不能得到和之前一样的地位待遇。
更重要的是,不管投奔谁,李乾都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那就是这该怎么走。
颍川郡位于山阳郡的西边,而在西边和山阳郡接壤的两个郡一个是济阴郡,一个是沛郡。这就意味着李氏要么穿过袁家的地盘,要么穿过刘协的地盘。
袁叙可能会比较好说话,但是袁绍和袁术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如果李乾真的率领李氏族人真的走了济阴郡这条路,很有可能会被迫将一些族人留在袁家,这对于李乾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那走沛郡呢?沛郡西边的两个郡分别是汝南郡和陈郡,走汝南肯定是不现实的,可是这也不能走颍川啊。自己走了这么远,穿过皇帝的地盘,告诉皇帝自己要去投奔他的小弟,那皇帝该怎么想自己?
如果自己真的横穿陈郡过去了,就算皇帝不说什么,曹操也绝对不敢收留自己,到时候搞不好会直接把自己边缘化,证明自己和曹操本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深入交流,那振兴李氏的机会可就真的没有了。
“兄长,我等为何不直接迁到陈郡,像陛下表达我们的忠心?”
在李靖看来,李乾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何必纠结到底该投奔谁呢?投奔谁也不如投奔刘协本人啊。
要知道他山阳李氏在大汉虽然没什么话语权,但是也算得上一方豪族,族中数千人,精壮能战之人也有不下三千,这对于刘协来讲必定是一个极大的助力。
而且现在刘协围着汝南全盘布局,手下必定会出现人才空虚的情况,而李氏族中无论是族长李乾,还是自己,又或者是李牧、李整、李典,李哪吒,哪怕是生活在济阴郡的李进,都算得上是人才。
自己带着这么多精壮还有这么多人才前去投奔,刘协除非是脑子出问题了,才会将自己拒之门外。
事实上李乾也不是没想过投奔刘协,只是汉室衰微是天下公认的事实,哪怕刘协强势,那也不能保证刘协之后的皇帝依旧强势,李氏不能只在乎这一朝的荣华,更要想到未来百年的存续。
对于这个问题,李乾和李靖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不过也仅仅只是争论,毕竟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家族,所以也不存在因为这些而分家的可能。
最终还是李靖的想法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同时也说服了李乾。原因很简单,李氏所在的县城巨野距离大野泽实在是太近了,赵公明、管亥甚至是袁圣的威胁已经近在眼前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