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宝妆”样式的妙龄女子,身段婀娜,身边跟着个梳蛮鬟髻的贴身婢女。两女体态一丰腴一纤细,相得益彰,很是惹眼。许多最喜伺机揩油的游手好闲之徒蜂拥而上,婢女为了给自家小姐挡灾,蛮鬟髻上那些金银犀玉各色质地的精美小梳,就都已经掉落了好几把,但仍是防不胜防,那小姐的娇臀仍是难逃一劫,给某个手脚伶俐满口黄牙的瘦猴儿给轻轻拍了一下,拍中有捏,显然是个中老手了,惊吓得那小姐花容失色,高墙履踩出一连串小碎步慌乱逃避。这一幕恰好落在唐文贞妻子眼中,在同情恼火之余,自也有些女子相妒的取笑之意,轻声跟自己男人说道:“穿得这般花哨,也没个健仆豪奴护着,可不就是招蜂引蝶吗?怨谁?”
唐文贞对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并不上心,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更没有英雄救美的意图。凉地女子,内里性子大多刚烈彪悍不输男儿,别看表面上柔柔怯怯,真动了肝火,那绝对能卷起袖管大打出手,在别人脸上挠出一朵血花来。唐文贞身边这位媳妇,可不就是当年从胭脂郡小地方嫁入州城后,头回参加灯市凑热闹,就打赏了浪荡子一记狠辣撩阴腿?
不远处,一个头顶毡帽的高大老者丢了一串铜钱做赏钱,给那正在表演吐火的侏儒。
与此同时,人海中有个如今在北凉越来越常见的行脚僧,背着个搁置经卷的竹架。
有一对粗布麻衣貌不惊人的年轻夫妇,正在给孩子跟卖冰糖葫芦的汉子要了一串。
闹市东北角有一座香火兴旺的东福寺,在钟楼楼顶可以俯瞰半座集市,有衣饰豪奢的公子佳人有说有笑,有贫寒书生抓耳挠腮想着吟诵一二,有迟暮老人触景生情沉吟不语。阁楼外廊有个手持马尾蝇拂的矮小道人,瞥了眼唐文贞所站方位的风景,然后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伸出手指蘸了蘸口水,翻开册子,借着几乎不输白昼的灯光,看到了“唐文贞”三个字,轻声笑道:“文贞啊,好大的名字,听说你们中原朝廷,只有凤毛麟角的殿阁文臣才能在死后得此美谥,你小子下辈子取名悠着点。”
就在蝇拂道人自言自语堪堪结束的电光石火间,闹市便发生了一连串不易察觉的异变。
那个被瘦猴儿轻薄的“天宝妆”大家闺秀垂首逃至唐文贞几步外,腰肢扭转,哪怕处境狼狈,仍是有一股天然风韵。那蛮鬟髻婢女不知何时从头顶摘下一枝细小银钗,原本她应该会手腕一抖,顺势一撩,在自家小姐腰肢向左扭去时,那枝银钗紧擦着女子右腰倾斜向上,精准刺向唐文贞心口。但是正在此时,她的手腕被那与寻常青皮地痞无异的瘦猴儿死死握住。婢女脸色故作惊慌,左手肘往外一翻,试图砸在那阻拦之人的一边太阳穴上,但是一瞬间她的身子就瘫软下去。
看上去只会给人猥琐感觉的瘦猴儿在一手握死婢女手腕后,一手在他身前和女子后背短短一尺距离间骤然发力,正是北凉外家拳宗门刘氏拿手的劈山炮捶。这一捶,就直接将那纤弱女子的脊椎给直接捶断了,然后他将婢女一把扛在肩上,大声嚷着娶媳妇回家喽,一路狂奔,看得周围百姓哈哈大笑,只当是遇见了个见色忘命的家伙,敢当街调戏,事后少不了去州衙监狱吃饱牢饭。
扛着女子奔跑的瘦猴儿满脸淫秽笑意,但是眼神实则无比深沉。作为北凉“外家拳第一”刘氏的外姓嫡传子弟,虽然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刘氏宗谱上,但身手心性自然都是上上之选。事实上他正是拂水房潜伏在幽州长庚城多年的甲等房高手,才二十岁出头便是内外兼修的三品高手了。而被他捶杀的“婢女”也不简单,是北莽朱魍的一名提竿捉蝶女。在一击得手后,瘦猴儿没有任何多此一举的动作,直接就撤离了这处另类的“战场”。他清晰记得在自己入行时,那个领路的拂水房前辈只教给他一个看似简单至极的道理:杀和被杀就是一线之隔。说完这句话后那前辈笑眯眯问他懂了没,没等他点头,整个人就倒飞出去,在床上躺了两个月才能下床走路,然后他就有些懂了。在褚禄山一手打造的拂水房做事,最讲规矩,何时何地杀人,用什么手法最快杀人,何时何地撤出,要做得不折不扣,若有意外,自有其他人在暗中补救,绝对不允许谁自作主张。拂水房最忌讳自以为是,谁敢坏了规矩,大头目褚禄山有的是五花八门的规矩来教人懂规矩。所以这么多年下来,拂水房谍子死士的任何暗杀,从头到尾都很干净,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久而久之,就少有“意外”发生了。
先前丢给杂耍侏儒一串铜钱的毡帽老者,在看到捉蝶女被人扛走后,就有意无意挡在了那对麻衣男女身前,不让他们继续靠近唐文贞夫妇。老者笑着上前打招呼,貌似见着了有世交之谊的晚辈。与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