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指名要双儿与阿珂夫人与荃夫人共阅,内容是他对教养儿子的一些指导意见;另一封是写给两个儿子的,要双儿细细念给两个儿子韦虎头和韦铜锤听,以后他会定期寄回此类家书,每封都要认真读给儿子们听,切记!切记!
笔贴士写完书信后也和方才那位师爷一样,伸袖子擦擦汗,心道听说韦将军的儿子们都还不满一岁,您写这么复杂一通家书回去,就算有人给他们读,他们也九成听不懂啊!
可惜韦将军没有读心术,此时正在踌躇满志的计划教养儿子的大事,丝毫没有发觉笔贴士的担心。
他决心一定要把他们培养得胜过陛下那个一生下来就盲目认为聪慧的儿子,他要用自己的经验教给儿子们知道:世袭的地位和金钱都是次要的,唯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高贵坚贞的情感才是一个父亲所能给予孩子的最珍贵财富,它们会指导拥有这些宝贵品质的人走出自己多姿多彩而又充满意义的人生。
………………
拿破仑语录:我留给儿子的只有我的名字。
正文第36章 追来的
康熙坐在龙椅里,正低垂眼帘细细翻阅着手中的几封信件。
明珠在下面垂手侍立,等了许久康熙也没动静,他便悄悄抬眼观察一下,只见康熙还端坐在椅中,对着手里的几张纸凝神思索。
他身下的那张髹金漆雕饰有繁复云龙纹的椅子宽大厚重,看着就觉很有些份量,康熙坐在里面显得有些清瘦,好在眉宇间的轩昂威严之气甚重,否则活脱就是一个年轻儒雅的读书人模样,和自家容若差不多。
明珠正在心里悄悄琢磨着这些有的没的,反正是决不可宣之于口的妄议陛下之言,康熙忽然想明白了一样,轻轻‘嗤’了一声,自语道,“朕立太子碍着他什么事儿了?看看这满纸的怨气,至于这么闹腾吗?”
明珠连忙收回暗自打量陛下的眼光,犹豫了一下,认为这么敏感的话茬自己还是不接的为好,心道韦将军胆子够大啊,竟然敢在给夫人的家书中妄议陛下立储君之事,不知说的是好话还是坏话?听皇上那意思只怕说的不是好话,但是看皇上自语时脸带微笑,仿佛是一点不生气,还有些高兴,这可真是奇了怪了。
明珠这里还没分析出个子丑寅卯来,康熙那边已经放下了手中韦将军的家书,拿起一旁摆着的两份折子,在手中敲敲,对明珠道,“靖南将军韦小宝与顺承郡王勒尔锦同时送了折子回京,内容差不多,都说他们现在这个齐头并进攻打吴三桂的态势需要改上一改才行,朝廷在前方的兵马各自为政,他们只怕如此下去相互之间不但不能互为辅助反而容易成为绊手绊脚的牵制,所以都为自己请命,想要朕下旨允他们能够统一调度指挥平叛的几路大军。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明珠立刻摒弃了之前那些乱七八糟的小心思,开始转动脑筋思索作答,“按理说两人都有些擅越了,朝廷的几路大军是皇上您派出去的,自然都应该听命于朝廷的政令才对,何来各自为政这一说?不过湘赣,川贵的战场都距京城路途遥远,大军在外有时也确实需要将领们便易行事以免贻误战机。顺承郡王与韦将军有这个顾虑也是情有可原。”
“那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韦小宝是康熙皇帝一手栽培的心腹宠臣;勒尔锦是勒克德浑多罗郡王之子,世袭的铁帽子王。两个人的身份都非同一般,起了争执还真是不易决断。
明珠不敢随意说话,斟酌了一会儿才挑了个最谨慎的说法,“奴才以为论资格阅历之丰厚,当推顺承郡王,他又是此番平叛大军中位阶最高的朝廷将领,行事应该更为稳妥;不过韦将军是后起之秀,虽说年纪轻了些,但也……”
康熙打断他,“这可不是论资排辈的时候。”
明珠立时领悟到圣意,马上转了口风,“正是,正是,还是皇上说的有道理,韦将军年少有为,颇具才干,上阵杀敌,就要这种敢打敢拼的人物,当可担得重任。”
康熙颔首道,“不错,不过此事重要,朕打算明日朝上与众臣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明珠了然,晓得康熙这是提前和自己说一声,明日朝堂上要是有人没眼色,站出来一力支持勒尔锦的话,他就得负责出面驳斥回去。
暗道这个差事略为棘手,怎么看都是顺承郡王资格老身份高,出征之后战绩也还算得上佳,如何能名正言顺的要他听命于韦小宝一介还不到二十岁的小将军呢?晚上回去须得好生琢磨琢磨这个话要怎么说才行。
康熙道,“你回去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