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郢都
熊臧正坐在王座之上:“韩使所来何事,如果是来送礼的话寡人就笑纳了,其他事可以免谈,毕竟我大楚的不少土地都还没收回来呢。”
韩使气定神闲:“今魏国残暴,西侵秦国,南伐楚国,北攻赵国。如今又以莫须有的借口攻我韩国。可怜我韩国无辜,竟无故被伐。”
“国君最敬重的人莫过于大王了,还有我做为臣子,也莫过于希望韩楚交好共伐魏国。至于以前攻打楚国都是魏侯逼迫的,我韩国无法反抗只能出兵。还望大王莫要犹豫。”
熊臧待韩使说完,向群臣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王兄,魏国残暴,我大楚向来热爱和平,喜欢讲道义。今魏国残暴,我大楚当以仁义之师挽救魏国的众多子民。”
如今的楚国举国大军大概有四十万,其中申息之师五万被吴起带去鲁关了。楚王能直接掌控的军队有20万,其中五万也被吴起带去了鲁关。
再加上被景舍景监带走的八万大军,郢都城还有七万大军,这七万大军是保卫郢都的重要力量和机动力量不可轻动。
吴起派人横扫封君,封君被大大削弱。谋逆和王尸俩案牵涉极大,楚国大部分的封君贵族都被除掉,郢都也因此获益良多。
“王兄,臣弟也认为该当如此,魏侯无道,今日欺凌韩国,明日就敢侵略我大楚。臣弟以为当率诸侯共讨之。”
熊臧本就有心帮助韩国,俩位王弟的想法深得我意,真是好演员呀。明明我大楚更残暴,不过这些想法他是不会说出来的。
熊臧见没有人说话了,马上点头道:“如此的话,我大楚立刻和韩国结盟共讨暴魏”
韩使立刻行礼:“楚王大义,国君会永远铭记楚王的大恩。”
说完,韩使便懂事地离开了大殿。
“屈子春何在?”
“臣在。”
“命你即刻征召封君,要求他们出人出粮一同追随吴起攻打魏国,不尊王令者,依楚律处罚。”
“传我法旨,派人通知吴起,让他出兵救援韩国。”
楚国夔城
景舍拿起手上的地图,一众将领围在他的身旁。
“众所周知,巴国有三大雄关,此番我们要灭巴国,必须要攻下这三大要塞。若非我大楚水师强大,我大楚万万做不到攻下有杆关之险,想要拿下鱼复需奇袭也。不然巴国援军一至难以速胜坏我大事。景林你等速速前往鱼复城模仿巴人必要地时侯从巴人后背一击,接应我大军入城。”
“末将领命。”一名身穿甲胄走了下去。
景舍继续发号施令“为保证此次不被发现,尔等皆伴成商人以此降低巴人的警惕,另外大王有令,此次巴国的土地除了巴城等重城,其他均可用于奖赏,封妻荫子就在眼前,不灭巴国,我等誓不回国。”
“不灭巴国,我等誓不回国。”五万大军齐齐开口
景舍满意地点点头,军心可用。
郑国新郑城下
刚成为鲁阳公的昭华正坐在一俩华美的战车上,看着封地私兵一个前赴后继地冲向城墙。
鲁阳公大声说道:“儿郎们,郑国就快顶不住了,灭郑在此一举,灭亡郑国后我会向大王请功。”
战场上一个个鲁阳公私兵们奋不顾身地冲向了新郑城墙,不断有人死去,战场之上血流成河。
这时吴起走了过来:“鲁阳公若不加快灭郑,恐怕就灭不了了”
鲁阳公诧异地看向吴起“令尹大人这是何意,难道大王这么快就知道了”
吴起摇摇头:“韩国已经向大王求助,大王恐怕会征召你等,我在郢都的人表示大王无意灭郑。这样吧老夫把一些死士借给你。”
新郑王宫
郑公在主位之上正急得团团转:“诸位爱卿,鲁阳公突然伐我新郑,其他地方的大军无法回师,新郑城破只在旦夕,寡人该当如何。”
一名大臣郑重地说道“今楚军兵临城下不可挡也,与其等待城破被楚人抓获还不如投降,以楚国对于贵族的优待,国君说不定还能混一个封君。”
一名大臣也站了出来:“韩国对我郑国也存灭国之心,与其被韩国灭亡,大王还不如投降楚国,兴许还能混一个封君。”
郑公顿时在位置上气得想骂人,但看到那些臣子威胁地表情,只能无力地说道“就依尔等之计吧。”
公元前381年秋,楚鲁阳公不尊王令起兵攻打新郑,郑国不敌,郑公被迫坦露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