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的红丝线缠上那踝骨。
在她白皙瘀紫的腿上,红丝线瞬间隐去了形态,消失不见。
小姑娘全身已被冷汗浸透了,在寒风里发着抖,嘴唇因为冷已经深深发紫。
她像一支开在山巅的幽幽白兰,在料峭寒风里艰难的挣扎,却从来不低头。
齐斯玉脱下自己涧石蓝外袍,披在小姑娘肩头,“你接下来去哪里?”
小姑娘把那衣裳拿下来,又塞回给齐斯玉,道:“回去。”
齐斯玉有些意外,良久,道:“你可愿随我回蓬莱修习仙法?”
小姑娘没有半秒迟疑,摇摇头,“不,我有自己的路要走,多谢你。”
她说完,歪斜着站起来,拖着自己的伤腿,道:“斯玉仙尊。”
齐斯玉问:“嗯?你改变主意了?”
小姑娘淡淡一笑,摇摇头,道:“不。有一天,我会像你一样,没人再敢欺负我和母亲!”
齐斯玉在后头,手臂上挂着自己的衣袍,点点头,“嗯!好,我信。”
溯回珠终于停止了过去的景象,原主的这段过往回忆,彻底结束了。
荀音心道,难怪原主有反社会人格,在滨南州人嫌狗不待见,原来是因为有这么两个倒霉的哥哥姐姐。
而且听上去,那什么父王,也不像是个靠谱老爸。
母亲虽记挂她,可到底是年幼时不在她身边陪着。
可是,她这样顽强的生长,后来又是为什么会回到滨南州母亲身边,又死在了那儿呢?
荀音看着若有所思的齐斯玉,他似乎在那段回忆里陷的更深,迟迟走不出来。
荀音摸了摸自己的脚踝,这里真的隐隐缠了几圈红线,是当初齐斯玉为原主固定断骨时用的!
原来他曾经为人那么炽烈,出手助人时不带一丝迟疑。
甚至有人间少年身上的不羁,可短短十几年,为何就变得如此寡言、讷然呢?
她不禁想趁着他如今感触良多,套些话出来,便问:“师叔,我母亲是怎样的人?父亲呢?”
齐斯玉回忆起,那是荀音的母亲第一次去道观里求他,让他带荀音去仙山修行。
*
荀音的母亲,风华正茂时,曾是整个人间修真界最貌美灵秀的仙子。
她天赋异禀又心向大道,宛如天边悬月,不可攀登摘取。
若非遇上那个人,想必飞升至三山,位列仙班也指日可待了。
第33章 等我当了龙王,就来接你
荀音之母荀凌月,自幼便随清心派掌门人修习无情道,她十八载春花秋月夏蝉冬雪,皆在洞天福地中度过。
心志至坚,闻地裂山崩而不出,水淹洞府而不动,堪称修真佳话。
她半步飞升时,多少门派公子皆求娶她,对她“修真第一美人”的称号慕名而来,同时,也想借道侣双修,攀上她,提升修为平步青云。
可惜,她皆闭门不见!因此,从没有外门派男子能一睹其芳容。
而修真门派内,同门即为手足,不可通姻亲。
然而,这则铁律,却被荀凌月的师叔亲手打破了。
荀凌月掌门师尊去世那日,她不悲戚亦不流泪,只端坐在大殿正中,为他抄经万卷,以求恩师早登莲华极乐。
奈何,毕竟肉体凡胎,她俯身在冰棺灵柩上,疲累而不省人事。
她师叔恰逢而过,见其白衣孝袍内姿容俏丽,顿时心魔一念而生,妄想与其行双修之法,消除心魔提升修为。
荀凌月奋起弑杀了同门师叔,保全了自己的清白及修习无情道的一片赤子心。
但她因没有证据,无法证实她杀人是为自保。
又有同门嫉妒其才色双绝之名,欺负她师尊已死无人袒护。他们指鹿为马,诬陷她觊觎师叔即将登顶掌门之位故而杀之。
修真界开天审,唤仙令!
他们将荀凌月吊在东海之滨,公开处刑,若以“斥仙锏”打七十二数,有归墟三山仙人显圣,则证明其有冤屈。
若七十二锏行刑期间,仙人未有指示,则为天道之意,此人挨过后死生自负,再不追究。
可是,从没有人能挨过七十二次斥仙锏不死,仙人也从未显圣过。
若说没有,其实也并不准确:千年前首次开天审时,曾有人见天尊阁下,亲临东海之滨。
但天尊对于受刑置若罔闻,似乎是默许了。
人都道,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