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姜坐在家门前的石阶上。
没等来村长敲锣打鼓召集村民的消息。
先等来了自己满面愁容的娘。
“娘,你总算是回来了!”
李姜冲上前去,却听娘的叹气声。
“怎么连娘也开始叹气了?”
李母挎着篮子,望着眼前才到自己大腿那么高的女儿,心头泛起涟漪。
“进屋再说。”
她牵着李姜的手回了屋,然后掀开盖在篮子上的麻布。
只见里面是寥寥无几的野菜,野菜还瘦瘦巴巴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李姜讶住;“怎么会这么少!”
这都不够她塞牙缝的!
可这就是他们一家四口的晚饭了。
李父听了声音也从柴房里出来。
看见气压低沉的母女俩,他脸色一变。
“怎么了?”
李母把篮子露出来:“村子里能采的野菜几乎都摘完了,往后能吃的只会更少。”
因为地里种着的还没熟,村里的女人们只能结伴去挖野菜。
旱了大半年,现在就连野菜都要被挖完了。
李父心一沉。
情况越来越糟糕了。
河流干涸了,吃的也要没有了。
难道饥荒这么快就要来了吗?
“没事,爹娘,咱们抓紧离开李家村就是了!”
李姜加油鼓气。
虽然又饿又渴的滋味极不好受。
但比起一家人都在,这点苦还是可以忍受的。
“姜儿说得对!”
李父拉起李母的手,轻轻的拍了拍。
“大不了我们现在就准备逃荒用的东西。”
看见女儿大眼里闪着的光,李母的心突然就放了下来。
刚想伸出手,摸一摸李姜的头,却发现李擎似乎不在家里。
“李擎呢?”
李姜一愣。
李擎人呢?
糟了,跟丢了!
“算了,别管他了,我也不知道他去哪了。”
趁着李擎不在,李父问道:“姜儿,咱们还有多久可以兑换物资?”
“五天!”
只要熬过了这五天,他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憋屈了。
李母精打细算。
“那也还行,家里的粮食还能撑七八天。”
所以现在逃荒的计划不得不提上日程。
李母归来的路上也听说了隔壁村子河流干了的事。
“这个消息一出,村里应该会有不少人想逃荒,咱们是时候站出来了。”
如果说之前的都是小打小闹,那这次就是要动真格了。
“可村长一定会拦着我,不让提逃荒这件事的。”
李父皱起眉头。
李姜摇摇头,“到时候只怕爹不提,也会有其他村民起头的。”
从今天村民们卖掉粮食这件事就知道了。
目前动摇了逃荒心思的人还不在少数。
这也是唯一一个能让李姜欣慰的消息。
毕竟人多力量大!
就在此时,“锵锵锵——”
一阵铜锣的声音在屋外炸开。
“快到祠堂前的大榕树下集合!”
门外传来一声吆喝,随后敲锣打鼓的声音又去了下一家。
“村长叫人集合了,咱们快走吧。”
大榕树下。
李姜一家到的时候,那里已经有了不少人。
“诶,你说大家都用水井里的水,那咱们岂不是连浇地的水都不够用了?”
周边还有五六个村子呢,全靠一条地下河。
谁知道又能撑多久呢。
他们怕的就是几口井一起没水!
“还有心情管地里的秧苗,人都快要没水喝了。”
说着,百姓们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
人到得差不多,老村长被人搀扶着站上石碾。
老村长还没开口,就有村民坐不住了。
“村长,这下可怎么办,这十里八乡就小河村那条河最绵延不断,现在连它都干了!”
“是啊,谁知道水井还能撑几天?”
现在是稻谷抽穗花的时候,最需要水的灌溉。
村民们喝水都是能省则省。
想着多一口水浇在田里,秋天的时候就多一两吃食。
可是现在呢?
水没了!
这叫人怎么活!
村长脸色黑得能滴出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