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姜听了那些村妇的话,心里就不乐意了。
山里东西是大家的不错。
可挖到什么野菜难道不是各凭本事吗?
更气愤的是居然有人道德绑架她娘!
这李姜可忍不了!
她灵机一动,从李母手里的篮子捧出少少的木耳。
但她六岁的身子手掌小,少少的木耳捧在手里也显得多了起来。
“水生确实是瘦弱了些,这些你拿去吧,水生娘。”
李姜话锋一转:“不过我听水生说,水生娘编草鞋的功夫可厉害了。”
“能不能拿这些木耳跟你换几双草鞋?你看,我这鞋底都磨破了!”
李姜抬起小脚,晃了晃自己脚上破旧的草鞋。
其实家里有她的两双草鞋。
只是今天要上山,她特意穿了双烂一点的。
不然好的那双也坏了,岂不是雪上加霜。
水生娘就是打感情牌的村妇。
本来见了李姜把木耳给自己,她刚要乐开了花。
忙不迭听到这句话,她的脸‘唰’地一声垮下来。
“一双草鞋可值不少银子呢,姜丫头你算盘打得真响,居然打起了我的主意!”
“这山里的东西本就是大家的,你这不是白白骗去我一双草鞋吗?”
说着,水生娘伸出手,就要把李姜手里的木耳捞过来。
孰料李姜手一收,又把木耳放回了篮子里。
然后她指着水生娘的篮子:“那我不要草鞋了。”
“反正山里的东西都是大家的,我给你木耳,你把一篮子的野菜给我也行。”
这一篮子的野菜,可是李水生家一整天的饭菜,怎么可能给李姜?
光吃这点木耳又不能填饱肚子!
“嘿,你这丫头……”
水生娘噎住,想反驳又找不着话头。
最后只能站在原地气得直跺脚。
一旁的村妇本想着看看再说,见了这一幕,心里的想法都偃旗息鼓了。
还是算了。
她们可没什么东西跟李母换的。
三婶是里面年岁最大的妇人,她站出来打圆场:“行了,咱们都快下山吧,谁知道林子里会不会突然窜出什么猛兽。”
一些妇人不甘的眼神落在那篮子木耳上。
到底是没人再说些什么。
只有水生娘心里不满,“切”了一声:“小肚鸡肠。”
没完没了了还?
李姜回过头来,正准备发功。
没想到一个装满野菜的篮子突然出现在她眼前。
“守财媳妇,姜丫头,我拿这篮子野菜跟你们换怎么样?”
只见一个衣着简朴,但是干净利落的妇人站在了她们跟前。
因为这妇人的脸实在陌生,一时间,李母和李姜都回想这位是谁。
这让妇人误以为李母不愿。
于是她又从腰带里掏出一串沉甸甸的铜钱:“野菜不够的话,这些钱够吗?”
李母赶忙摆手:“够了够了,敢问嫂子是……”
那妇人笑了笑,脸上划过一丝不自然。
李姜这才发觉,不知为何,这妇人跟她们搭话的时候。
其他的村妇都是一脸嫌弃,就连最和善的三婶都是这样。
“守财媳妇比我年纪小,叫我方姑就好。”
话音一落,李母顿时明白了。
原来这妇人就是村里的寡妇方氏。
方氏早年是从隔壁村子嫁过来的,结果被村里的神婆批了命不好这样的话。
后来方氏的夫家在上山打猎时全都死了。
没过几年,她膝下唯一的儿子也死了。
就这样,方氏算是坐实了这“命不好”的谶言。
尽管这些年方氏鲜少露面,可关于她刑克六亲的传言就没断过。
直到今天,李母才第一次见着这位活在传言中的人。
结伴的村妇恨不得离方氏远远的,于是下山一段路之后,李母二人就和方氏被落在后头。
李母和李姜可是新时代唯物主义者,压根不信这种刑克六亲的话。
所以也没带怕的。
甚至跟方姑相谈甚欢。
“不知方姑要这木耳做什么?”
李母跟方姑谈了谈。
最后,李母的篮子里木耳少了一半。
但野菜多了不少,还有一些铜板。
方氏笑道:“我一个寡妇自然吃不了那么多,平时给主人家干些杂活就够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