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来看那义不逃刑的飞熊的?”
“是极,是极,本郡出了这样的义士,我自然是要来看看的。”
“之前城里都在说这刘飞熊如何勇猛,我本以为是谣传,如今看来,这飞熊真的是忠义之士啊。”
“那还有假,你没看县狱里那帮南首山上的山贼都跑了,飞熊此举断不是作假。”
“嘘,你小声些,山贼的事小心让狱吏听见。”
“可惜如此猛士竟然也要流放。”
“这你放心,府君定然也会再次考虑这件事吧。”
襄平县狱外,刘茂等人虽然被郡兵看管起来,倒也没有不开眼的想要给他们上个枷锁之类的,因此刘冉和刘含二人还能借此机会和他们再见一见。
几人听着周围黔首的对话,一时间百感交集。
刘冉的脸色因为兴奋的原因变得通红,他握着刘茂的双手不断点头。
“好啊,茂做的好,经此一来,我梁水刘氏在郡中总算小有名声了,郡内豪强必然也会看在公孙太守面子上容我几分。
如果太守能够因为此事就放了你们那就最好了,如此一来可谓仁义两全,这件事必然会更加引人注目。
你们也不用受那流放凉州的大苦,说不定还能得贵人青睐。当年渔阳郡望族阳氏子弟阳球,就因为郡吏侮辱他母亲,阳球一怒之下将其杀之。
郡人竟然争相传他孝义无双,阳球由此声名大起,后来还被推举为孝廉,从此辉煌腾达。”
刘冉越说脸上的光泽越盛,看向刘茂的目光仿佛在看一个未来两千石。
他此刻确实有些激动难耐,刘茂之前给他说那些东西着实吓着他了。
如果能有其他路子的话,他是怎么也不会想让梁水刘氏踏上那么凶险的道路的。
这些日子他原本已经有些绝望,谁想到刘茂又做下如此大事。
刘茂现在其实也颇为兴奋,昨夜这事说到底也只是他的一个想法而已,没想到公孙旭果然上钩了。
这么一来,自己说不定真能免罪?
要是能够留在郡中,那凭借自己的勇猛,怎么也能在黄巾起义之前混个司马之类的吧。
等到黄巾起义,那自己岂不是要起飞,芜湖。
“快看,公孙太守来了。”
“果然是宽厚长者啊,你看那风度。”
县狱外的直道上,公孙旭带着阳仪等一众郡吏乘坐轺车风度翩翩而来。
“拜见府君。”
县狱外众人俱是躬身下拜。
礼毕之后,一位白髯老者脱众而出,一脸笑意朝公孙旭拱手:
“恭喜府君,贺喜府君,本郡出了梁水刘茂这般义士,足见府君往日教化之功,正所谓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风行则草偃,我等都认为应该禀报朝廷,以论府君功绩。”
“此事大善,我等附议。”
公孙旭瞟了一眼轺车旁的阳仪,心中对他的安排很是满意。
这些人自然就是阳仪提前安排好的乡老,有他们开头,县狱外立时响起一阵阿谀奉承之声。
仿佛公孙旭真的在辽东德化苍生一般。
吹捧良久,公孙旭一脸得色来到刘茂等人面前,坐在车上居高临下笑道:
“刘茂,本府也没想到你竟然还是个知晓大义的,你即是义士,那本府自然不能做了恶人。
之前判你流放凉州,是因为你过于凶顽,如今你既然尚知大义,本府便免去你你们的杖刑,改判你及其他人到并州雁门,至使匈奴中郎将臧旻帐下听命。
臧中郎将是本府在扬州的旧识,本府自会请他对你照拂一二,不使你枉送性命,你当知晓本府的好意,奋勇杀敌报效天子。
如此判罚,你可服气?”
公孙旭这话一说完,他轺车之后的阳仪脸色刷地一下子垮了下来。
用充满厌恶的眼光看了一眼轺车另一边沾沾自喜的功曹掾陈康,阳仪心中忍不住摇头叹气。
公孙旭空有世家子弟之名,做事却这般目光短浅。
之前他在郡府中便向公孙旭建议,索性免去刘茂等人的罪责,将其收入军下听用。
如此一来,既能收刘茂等人之心,又能让这件义不逃刑的美事更为圆满。
也不知道公孙旭听了功曹陈康什么鬼话,竟然驳回了自己的建议,搞了个现在这样不伦不类的判罚。
阳仪心中长叹,公孙旭贪小名而忘大义,尊士族而卑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