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铁血大军阀 > 274.产能转移

274.产能转移

然亏损,根本沒有存在的价值,应该彻底废弃拆除,在大冶重起炉灶,重新选地购买高炉建立新的钢铁厂,,这是美国钢铁公司资深工程师的报告结论。

其实汉冶萍的胎里毛病李默涵比这些美国工程师更加清楚,但是汉冶萍在中国近代化历史上的特殊地位让李默涵多多少少有些下不了手,不过,小疮不治变大疮,李默涵有些遗憾滴摇摇头,大笔一挥,从此以后就沒有汉阳铁厂,也沒有汉冶萍公司了,只有大冶钢铁厂与冶萍煤炭公司,大冶钢将以与马钢相同的规模兴建,因此这两个厂加起來就是一年后每年200万吨钢、100万吨铁,四年后达到每年总计800万吨钢、300万吨铁的产能了,至于所雇用的工人估计将达到8~10万,工人的训练自然也包含在合约之中。

美国政府与美国钢铁公司高高兴兴滴签下了这个合约,也因为美国政府和美国钢铁公司的积极推进,这两个钢铁建设计划与进度如此之快,在当时的中国來说简直是神速,当然了,完全是拜欧战之赐。

欧战时,欧洲各国的钢铁产业因战争备受破坏,加上协约国船只大量被u艇击沉共击沉1320万吨,为了弥补可能的缺口,美国开始拼命扩产钢铁与造船产业,整个欧战中,美国的钢铁产能增加率达到60%,这造成欧战结束后,一夜之间美国的钢铁与造船产业出现巨大产能过剩,造船与钢铁产业闲置率超过60%以上,造成巨大亏损。

而被破坏的欧洲重建固然需要钢铁,但这需求远远比不上u艇鱼雷造成的缺口,连满足战前美国闲置产能都不够,因此李默涵就乘虚而入与美国签下大笔合约,也就是说,美国政府与美国钢铁公司,实际上是通过将生产设备和部分技术转卖给中国,來解决其产业闲置造成的损失,这种对美国钢铁产业的大量有偿转移,就是中国钢铁基地快速建设兴起的原因,反正大部份机器都是现成的,直接从美国工厂里拆卸下來装上船运到中国即可。

据美国工程师私底下的估计,仅在这两个厂上,美国将在未來的四年内约转移8%的钢铁产能至中国,当然,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李默涵是不介意再多搬8%过來,这些产能对美国來说是过剩,对中国來说可是刚需。

如果这两个钢铁基地全部建完,则以其计划的产量与目前钢价,每个厂每年约可有3,500万美元的纯利,如果完全用这钱來偿还贷款的话,那么需要14年,算上4年建造时间内的部份产值,约需10年才能还完贷款,也就是说,基本上这两个钢厂可以说在未來10年内都是不能真正创造有效利润的,或者说利润钱都拿去填办厂费了,若非如此,美国政府与公司也不会把它们卖给中国。

其实李默涵建这两个厂,也不是仅仅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建设,另外,等这两个厂完成,再等留学生回來,软件硬件都具备时,那么就可以自行扩张规模甚至以此为基础建设新厂,从根本上摆脱对美国钢铁产业的依赖,这才是他最大的目的。

与此同时,连云港的造船厂一处秘密全封闭式船坞里,中国造船工人已经在德国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建造自制的中国u型潜艇,而上海兵工厂也开始建立鱼雷的生产线。

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旧中国不是一穷二白,连铁钉都需要进口,这时中国造得出潜艇吗,答案是当然可以,不要说只有千吨出头到几千吨的潜艇,现在在江南造船厂的船坞里面,就有四艘万吨轮正在开工建造中,这是美国在欧战时的订货,四艘都是同一类型的远洋高速运输船,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

分别命名为「官府号」(mandarin)、「天朝号」(celestial)、「东方号」(oriental)、「震旦号」(cathey),船长135米,宽16.7米,深11.6米,排水量14,750吨,巡航速度10.5节,其中第一艘「官府号」预计将于于1920年6月份下水,这些船使用的引擎,3430和3668马力蒸汽机,则都是由上海兵工厂(原名江南制造局)制造。

美国方面为这四条船付出的钱是1800万银元,即单价225万美元,而江南造船厂预估获利是200万银元,也就是说他们的单艘制造成本只有200万美元,剩下的25万美元是纯利,约12.5%左右,不过这是他们最后一批获得的外国订单了,欧战已经结束,需求大幅降低,美国又有大批战时急造商船剩余,以后这江南造船厂只能靠自己下的订单了。

依照江南造船厂的几个老技师讲,他们虽然是造不出目前洋人的战列舰,但其实是有能力建造定远、镇远那种等级的铁甲巡洋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