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清晨,早起是一件极需要勇气的事情。
虎子的学堂放了冬假,一大清早便在院子里练习学过的拳脚功夫。
墨影坐在一旁,悠闲地翘着二郎腿,偶尔指正一下虎子不规范的动作。
沈七月打着哈欠从屋里出来,锅里有墨影烧好的热水,如今已经温了,洗漱正是刚好。
“七月,早上吃什么啊?还想吃你昨天做的藕盒。”墨影凑到正在刷牙的沈七月身边,小心说道。
沈七月瞪了他一眼,将水吐掉:“真搞不懂你,你跟着你家少爷回京城,什么山珍海味没有?你便要留下。”
陆景桓五日前,带着墨北和一小队人员回了京城。
“主子说了,参加完大典就回来,墨北够用了,去那么多人干嘛?再说了,他俩都不在,无人在我耳边唠叨,岂不快活?”
他嘿嘿一笑:“刚好虎子也放了假,今年比起往年不算特别冷,河里都没上冻,等吃了饭,我们去南塘那里钓鱼。”
沈七月想起去年的情形,无奈地摇了摇头。
果然是穷人不好过冬,去年她刚来的时候,手每天都是被冻麻的状态。
甚至一度觉得自己过不去这古代的冬天。
可如今不知道是穿得暖了,还是今年真的不冷了,倒也不觉得冬天难过了。
她站起身,洗了洗手,系上围裙,往灶房走去。
“那晚上就等着你们的鱼下锅了,咱们做个水煮鱼吃上热活热活。”
“得嘞。”墨影笑着站起来,重新坐回座位上,继续监督虎子练功。
沈七月淘米、下锅、点火,又抓了一把面,准备烙饼。
自从沈梨花从孙家回来之后,家里的早饭基本上都是她承包了。
现在冷不丁自己重新上手,一时还有些不太习惯。
墨影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便进来烧火,虎子也在一旁帮忙打下手。
人手多了,速度就快,不到一会儿,沈家烟囱里就冒出了袅袅白烟。
如今天冷,自然是不能在院中吃饭了,沈七月指挥着两人将饭菜端进堂屋。
自己则提着篮子,走出了家门。
篮子里是给沈梨花的早饭,她如今已是孕晚期,行动不便。
沈大云还要照顾老庆婶,沈七月担心他操心不过来,便想让沈梨花回到沈家小院来住。
可没想到,沈梨花思想传统,不愿意扔下沈大云和老庆婶自己回娘家。
沈七月无奈,只能将兮兮带回去。
好在两家离得不远,自己平日做了饭,单独分出来一份给她送过去。
“七月,给梨花送饭啊?”迎面碰上的沈大成笑着跟她打招呼。
“哎,下地啊?”
“这不嘛,最后一茬药草,收了就不干了,等着过年了。”
“行,大云哥和有庆哥最近都在厂里呢,你收了送过去就好了。”沈七月笑着说道。
“哎,我这就去。对了,梨花快生了吧?你月英嫂子做了几身小衣裳。还有几双鞋子,我晚点给你送过去吧。”
沈七月赶紧道谢,沈大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客气啥啊?要不是妹子你,我们哪能还在腊月里就不干活在家猫冬啊?往年快过年了害的想着做点啥去镇上卖。”
这些话沈七月不是第一次听,村里总会有人这样感激自己。
她不敢将全部功劳揽在自己身上,每次听到这样的说法,都会下意识拒绝。
二人客气了半天,就听沈有庆的笑声从不远处传来。
“行了,你俩再这样客气下去,七月手里的饭也凉了。”
沈大成瞬间不好意思,“七月,你快去吧,梨花该等急了。”
沈有庆走上来,攀住沈大成的肩膀:“左右我现在没事,帮你收药草去,让月英嫂子给我家也做几身衣裳,嘿嘿。”
沈七月笑着告别二人。
沈有庆年后再娶了一个媳妇,听说性格比起之前的王爱凤真是天壤之别,新媳妇温柔害羞,几乎从不出门。
沈七月从没见过,只是听说也已经快生了。
沈大云心中记挂着沈梨花,忙完厂子里的事情,便抽空跑回家,想要给她做饭。
谁知,等他跑回家的时候,沈梨花和老庆婶正坐在堂屋里喝稀饭呢。
“又是七月送的?”
沈梨花点头,伸手让他过来,给他塞了一个烙饼:“快吃吧,七月这饼比我和娘烙得都好,还有这耦盒,快尝尝。”
沈大云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