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各答城,自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统治以来这里就是英属印度的首府。
城内人口二十多万,城区被划分为白人区和印度区,白人区富丽堂皇而印度区则是脏乱差。
加尔各答城作为一个港口城市,一直以来都是英属印度的第一税收大城,也是最为繁华的城市,即使在后世,加尔各答也是印度国的第三大城市,但是在现在,加尔各答将要遭受灭顶之灾…………
加尔各答城外,诸葛亮率领的八万义军已经枕戈待旦,随时随地准备向城区发起进攻,三天前,大军已经彻底肃清郊区的敌人,残余英印军队纷纷退回城内防守。
帅台上,诸葛亮羽扇一挥,发出进攻信号。
“炮兵开炮!持续轰炸半天!”
五百门新补充的105榴弹炮和原先150门105榴弹炮外加两百门七十式步兵炮把炮口齐刷刷对准加尔各答城方向,发射出炮弹。
八百五十发炮弹在一瞬间就落在城内,城内到处是四散奔逃的白人和印度人,街道被炸的千疮百孔,楼房被炸塌,道路上躺着不幸被炮弹碎片击中的平民百姓和士兵。
义军火炮不间断的发射给防守方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木质房屋经受不住炮击纷纷倒塌或者是被炮弹爆炸产生的火花吞噬。
印度区的房子更是一炮就能震塌一片,因为穷无力修建房屋,所以质量上十分差劲。
半天时间过去,诸葛亮站在高台上远眺加尔各答城,只见城市内到处都是升腾的浓烟以及冲天的火光,城市俨然一副地狱景象。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义军的儿郎们!杀进城内!杀光白人和印度人!”
“杀啊!”黄忠翻身下马身先士卒的带领步兵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冲向加尔各答城。
从1840年以来,中土的对外战争鲜有胜绩,洋人的入侵往往是大胜,战火也是一直在中土大地蔓延,现在终于能把战火烧到敌人的领土,烧到敌人的首府(半个首府)了,这让义军士兵们怎能不兴奋,斗志怎能不高昂呢。
义军士兵手持冲锋铳以极为优势的火力打的防守方连连后退,敌人的尸体远比义军多出六倍不止,想要杀死一名持有冲锋铳的义军士兵,那就需要英印士兵付出七人到十人的代价才能做到,这样的战损比让防守方无力接受。
义军士兵冲进城后凡是白皮肤的男人一概不问直接枪毙,女人二话不说直接抓走,印度人也是更狠,凡是低于车轮高度的一概留下,高于车轮高度的男性全部砍头,女的同样带走。
诸葛亮一开始对这件事是反对的,他曾和潘政一说过“天朝上邦应该和蛮夷区分开来”。
潘政一只说一句话便让诸葛亮哑口无言,按事照做:“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四方胡虏敢有来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三万义军先锋队在城内犹如过无人之境,加尔各答城的守军只坚持了两天时间,四万守军便全军覆没,投降的英军高达一万余人,印度军降卒达两万之众,这也怪不得他们,凡是让义军觉得不好打的地方,人家直接把轻巧的七十式步炮拉来就开轰,炸的英军和印军哭爹喊娘,根本无力还击。
总之一门炮不行就两门,两门不行我就拉十门。
第二天晚上,义军的龙旗便插在了英属印度总督府上而大英帝国的国旗则被义军扔在地上,有士兵捡走带回去做成了好几条内裤,一共七条,正好能从周一穿到周日,士兵更是夸赞这是他穿过最好的,最舒适的裤头。
十天后,英国首相威廉的船只停靠在加尔各答的码头上,他一下船便看到义军部队和残破不堪的加尔各答城。
威廉一下就懵逼了,他怀疑自己走错地方了。
“去问问船长,是不是把船开到天津了?”
随从连忙摇头趴在威廉的耳边小声说道:“首相,这就是加尔各答城,绝对没错。”
“什么?!”威廉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是没有眼花,他看到了熟悉的大教堂,这才相信这里就是加尔各答城。
“完犊子了,加尔各答被敌人打下来了。”威廉失神的喃喃自语,港口上的义军士兵严阵以待,肃穆而立。
“威廉首相,既然到了就快快下船和我家将军商讨和谈事宜吧,如果不谈我们就要挥师东进缅甸了。”黄忠手持佩剑神情高傲的看着双眼失神的威廉。
威廉听后只能颤巍巍的下船在义军士兵的“护送”下来到总督府,现在的义军将军府。
诸葛亮和威廉客套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