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嬴政密谈之时,也是这个少年守在旁边。
这个少年究竟有何等魔力,能让堂堂秦王都如此重视。
荀子不禁陷入思索。
而同样陷入思索之中的还有农家和墨家之人。
其他人可能不太了解冯逍,但他们两家刚好都是对冯逍有过一些了解的。
农家当代农首说道:“他就是发明曲辕犁之人。”
墨首也点点头,佐证了农首这句话。
他们两家后者重农业,前者则重创造。
当曲辕犁这么件堪称划时代的东西出现之时,他们第一时间就派人去调查它的发明者,得出的结果让他们两家都大为惊叹。
曲辕犁的发明者居然是冯去疾不过十五六岁的小儿子。
他们都深深记住了那个少年的名字,冯逍。
而当诸子百家其他人听到大秦学府的祭酒冯逍就是发明曲辕犁之人时,依旧没多把他放在心上。
乳臭未干的少年罢了,就是再有本事能有多少本事。
有人梗着脖子道:“说不定他是窃取了别人的成果呢?”
农首语气不善,“曲辕犁是改变时代的东西,足以让人千古流芳,被人窃取这个名垂千古的机会,你会不站出来吗,那为何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那人沉默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没多把冯逍放在心上。
这也是诸子百家大多数人的心态,区区纨绔权贵子弟,能有什么真本事?
荀子的目中却是露出思索之色,冯逍,看来嬴政器重他是有原因的。
“不如这样,我们明天去找他论战一番,看看他就究竟有多少真才实学。”孔谦提议道。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百家之间经常有互不认可的观点。为了说服对方,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诸子百家通常都会采取论战的方法,也就是现在俗称的打嘴炮。
荀子思索片刻,道:“可。”
正好他也想看看,能被秦王嬴政这般器重的少年人,究竟有多少真才实学。
自入咸阳城以来,他就经常听说冯逍诗仙之命。
但是诗词不过小道耳,一个人真正的才干在于他治国理政的能力,这次倒是可以通过论战窥见冯逍的能力。
冯逍正在学府头疼该怎么解决大堆问题之时,荀子领着诸子百家浩浩荡荡地赶了过来。
冯逍瞧见领头的居然是荀子,赶紧上前行礼,“晚辈冯逍见过荀子。”
荀子还以礼数,道:“荀子见过祭酒。”
冯逍苦笑,“我这个祭酒在您眼里可真不算什么。”
“不知道荀子今日找我所为何事?”说着,冯逍看向荀子身后的大队人马。
【怎么一个个的看我都没什么好眼神?】
【难道我招惹你们了?】
冯逍惊讶于荀子后面那些人的态度,都特么跟吃了枪药似的。
荀子为他介绍身后这些人:
“这些都是诸子百家的学者。”
冯逍道:“见过诸位。”
诸子百家之人虽然对冯逍没什么好感,但也依照礼仪规规矩矩地拱手还礼。
冯逍疑惑地看向荀子,“荀夫子带百家之人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荀子颔首,“百家想与你进行论战比试。”
冯逍的脸色瞬间就苦了下去。
论战,他可清楚得很,不就是一堆人互相打嘴炮吗。
【说起打嘴炮,这些诸子百家的人在这行浸润这么久了,我肯定不是对手,我才不想找骂呢。】
冯逍苦着张脸问道:“不知道小子犯了什么事,竟然能让百家之人倾巢出动,来找小子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