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二人回答,或许也不必二人回答,虹茹自顾自的吩咐着:“行了,去吧!收拾收拾,带上喜帖和行囊,去找你们的大师姐吧。晚些时候,先去伊州城里找哈迪尔,他会帮你们找一个商队同行。”
说话间,虹茹又拿出来一张羊皮卷纸,“这是舆图,贴身放好。你们随商队到中原后,就需自行上路。按舆图标记的路线,便可到江陵。”顿了顿,虹茹叹了口气“你们俩替我,给你们的大师姐送送嫁吧。也算是,全了我们这多年师徒情分。”
执起一旁的拂尘,虹茹起身,又补充了一句,“不必向我辞行了,没什么事就出发吧。”
虹茹转身回了房间,留下达奚颜和俞岚在原地手足无措。
堂屋空旷,落针可闻。师姐妹两个人,都有点没反应过来状况。
“师,师姐,师父,师父她……”俞岚想说点什么,最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拿起舆图,达奚颜转头看了眼紧闭的房门,想了想,高声喊道:“师父,待我们给大师姐送了嫁,就立马回来。您自己一个人在家,要注意身体。”
将小院里里外外收拾一遍之后,日头转中,二人转身回房。本打算收拾一下行李包袱,一进门,却看到床上已然放着打包好的包袱。
伸手抚了一下,达奚颜不禁喃喃:“也不知道师父什么时候给我们收拾的。”
“可能我们做早饭的时候吧。”俞岚边说边打开自己床上的包袱。
只见里边除了几件换洗衣物外,居然还有一把极其精致的兵器。
拿在手中,俞岚顿时两眼放光:“双钩!师姐,看,是我心心念念的龙凤巧双钩。师父终于把它给我了。”
闻言,达奚颜也忙打开自己包袱,入眼同样是换洗衣物。连忙伸手将衣服拨开,一把铁扇映入眼帘。
达奚颜爱不释手地拿在手中,惊喜开口:“我也有!”
意外之喜,终是驱散了离别之苦。
果然,最了解徒儿的,莫过师父。
“咦,这是什么?”
俞岚转头看到正中桌子上,端端正正的放着一个鹿皮囊。
看到鹿皮囊,师姐妹二人再次大受震撼。
“哇,师姐,看,师父把鹿皮囊都拿出来了啊。”
俞岚手快,伸手拆开囊口绳子,俯身往里面看。
里边是一个竹筒,密封着。
“嗯,这应该就是给师姐的嫁礼了吧。”
达奚颜提了一下鹿皮囊,还挺沉。掌心附上去,隐隐间透着丝丝凉意。不过好在天气热,倒是也不明显。
“这个有些沉,我来背着吧,你背两个包袱。”
师姐妹二人在虹茹门外磕了个头,正式拜别。
步行到从天山南坡下,骑马而下,山下便是伊州城。
伊州城历史久远,虽地处西域,但百年间几经政权更迭,逐渐形成了汉人和各类胡人混居的景象。
各地走商常年往来买卖,让伊州城城内一幅欣欣向荣之景。特别是近几年,俨然已经成了连接西域和中原的一处重要枢纽。
入城后一路直行,在城中唯一一家瓷器店门口勒停马,达奚颜带着俞岚翻身下马,自来熟的几步便跨了进去。
人还没到,声音已经欢快的传了进去:“哈迪尔爷爷,哈迪尔爷爷,你在吗?”
“哈哈哈,哎呦呦,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我们美丽的姑娘来了,哈哈哈。”应着话,里间半帘一挑,一个胡须花白、头戴小方帽的老者笑着走了出来。
老人虽然胡须花白,但是身板挺直,中气十足,气色很好。
一眼看到两人背着行囊,老人略一怔愣,抬手摸了摸白须,笑盈盈开口:“两位小友,这是要出远门吗?”
二人相视一笑,俞岚率先开口:“对啊,爷爷,我们接到大师姐的喜帖,师父让我们去送嫁。”
“诶呦,这可是喜事啊。”说着话,老人引着二人在堂中落座,伙计送上茶水。
“怎么着,这是专程来跟我这个老头子辞别来了?”
向伙计点头致了谢,达奚颜笑呵呵的跟老人回话:“是啊,来跟您辞行的。”
闻言,老人挑眉,“专程的?”
“那……倒也不是,哈哈~”达奚颜搓了搓手掌,“还是有些小事,想要劳烦一下爷爷,哈哈。”
“我就知道,哼!”老人往椅背上一靠,小胡子一撅一撅的,“行了,说吧。”
达奚颜也没客气,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