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啊陆医生,不然我可就丢大人咯。”说着正欲收回将陆离手里的手。
谁知,原本还笑容晏晏想说“不客气”的陆离,笑容渐渐凝固在了脸上,“您先坐一下,我给您把把脉。”
方母依言坐下,她确实也对中医挺感兴趣的。
以往一生病,去看的绝对是西医,这次眼见着自家孩子在中医师的治疗下慢慢恢复,也是感叹它的奇妙。
陆离将手指搭在对方的脉搏处,凝神用心感受着她的脉象。
几息过后,陆离收回手,“阿姨,这边的救援工作差不多了,过两天我们会陆续撤离,您回去有机会去医院检查检查,脉象摸着应该有个子宫肌瘤。”
“啊?”
“不是什么严重的病,别担心,去检查确认确认也能安心。”
“哦行,我听医生的。”既然医生说不是什么大病了,那她也放宽心,想到自家孩子,转而问道,“陆医生,祁山的伤......”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方连长伤得这么重,的确还需要治疗一段时间。”
“那我们跟你们一起回去吧?”这两位医师瞧着年轻,但儿子说身体的确有在好转。
最主要的是,整个医帐的人都对这两位的医术赞不绝口。
“可以的,可以挂我们教授的号。”
陆离转眼就给自己的教授拉了单业务,自己真是个好学生。
她是见习医师,王挺也是今年才转正的医师,自家教授可是主任医师,不一样的。
不过反正教授两头跑,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他们来负责的。
说实话,她也想有始有终,治好病人。
“方连长是为了救人受的伤,是英雄,我们一定会好好治疗他的。”
真心换真心,方母的心也突然塌了一块,软的不可思议。
“好,好,谢谢你们。”
为母则刚,她来到这边,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刚”的。
内心的万般担忧都不曾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却没想让这么个小姑娘看出来了。
一个做母亲的,眼见着自己的孩子双手双脚都被夹板固定着动弹不得,胸口肋骨还断了几根,又怎么会不担心?
她宁愿自己孩子只是训练瘦了,也不愿见他因为生病瘦弱成这般。
那么要强的孩子,如今却插着尿袋,连自主上厕所都做不到。
有时候她宁愿自己的孩子没有那么正直。
爱心小队先于医疗小队撤离。
陆离来送小陆止了。
她把陆止用过的笔记本、笔,还有闹钟都送给了他。
“陆止同志,人生旅途难免孤独,但请你记住,只要心中有所热爱,那你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些都是你那些天用的,我在上边写了我的号码,有事就打电话给我,看到了一定会回复你。”
陆止的手紧紧地攥着这些东西,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小孩却倔强地不肯让它落下。
“离姐姐,谢谢你,我一定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像你们一样。”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孩子的誓言,他们会非常坚定地、认真地将它实现。
若干年后,有一位名叫陆止的老师站在了三尺讲台上。
于他而言,多年前那个凛冽的冬天,终于过去了。
三天后,医疗小队开始撤离,陆离和王挺加班加点给每个人准备了一整个星期量的药,让他们带回去。
伤筋动骨一百天,得继续看继续治才行。
这边的支援队伍来自祖国大疆南北,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方祁山一样选择继续跟到军总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