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是李唐这边的,唐玄宗李隆基。
“太宗李世民的曾孙!”
“高宗李治和女帝武则天的孙子!”
李世民:玄……宗?李隆基?我的曾孙?
李治:阿武,李隆基是谁?我怎么没听说过?
武则天:……陛下您驾崩后两年,李隆基才出生,您当然不认识了,他是李旦的三儿子。
李治:哦哦,原来是旦儿的儿子,那这小子还是牛啊,能够封禅泰山,肯定不一般。
朱元璋:我就笑笑不说话。
朱棣:我就笑笑不说话。
李治:??????
苏辰:李治开创了大唐最大版图,而李隆基开创了大唐最盛之世,不同的是,李治虽老年犯糊涂,但没有大问题,最后寿终正寝,然而李隆基前半生创立了丰功伟绩,后半生却在忧郁,被监禁的生活中惨淡离世!
“只因为一场安史之乱,巨大浩劫。”
“安史之乱,致使唐朝由盛转衰,一蹶不振,从此江河日下!”
“关于唐朝,咱们后面慢慢细说!”
武则天:……
李治:……
李世民:……
刘秀:怪不得十大帝王榜没他,这家伙功绩大的不得了,过错也大的不得了。
苏辰:那这第六位,也是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皇帝,便是咱们方才讨论的主角,宋真宗赵恒!
“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
“为了粉饰太平,进行的一场封禅大典!”
“以一己之力拉低泰山封禅的格调!”
“从此之后,后世皇帝再也无人登泰山封禅!”
刘彻:造孽啊!
杨坚:泰山:我好惨!
朱棣:所以我爹决定,绝不去泰山封禅!
苏辰:不错,泰山封禅的意义,便是创下丰功伟绩的皇帝,对全天下的庄严宣告,但是因为宋真宗赵恒辱没了泰山封禅的意义,明太祖朱元璋直接就不去了。
“当然,朱元璋不去泰山封禅,还有一个原因,他本底层农民出生,一生为了拯救华夏苍生,拯救华夏万民,所以,他认为封禅大典劳民伤财,故而不搞这些虚的。”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宋真宗赵恒拉低档次!”
“@朱元璋,不知苏某所说,可正确?”
朱元璋:知我者,苏先生也,不错,这就是咱不去泰山封禅的原因!
曹操:咳咳,趁@赵匡胤还没退群,关于北宋,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赶紧说出来,我还想听北宋的奇葩故事!
赵匡胤:???不给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