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仅代表个人,它们都曾在我华夏土地上存在过,世界上不存在完美到无可挑剔的王朝,所以,排名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
……
[十大朝代榜]
“秦,隋,并列第五!”
“秦,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名义上历三世,实则二世而亡,短命王朝!”
“得国程度:一般偏上,秦王嬴政,磨剑待机,十年时间,横扫六国,建立了华夏大地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优:秦始皇开创大一统,为后世奠定基础,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对外击匈奴,修长城灵渠。”
“弊:虽始皇帝丰功伟绩,乃千古一帝,然秦二世胡亥,实行残暴之政,激起民变,最终亡国,享国仅15年。”
“评分:75/100”
“隋,结束南北战乱,使华夏再次大一统。经历二帝,又一短命王朝!”
“得国程度:容易,北周贵族杨坚以大丞相身份,废周静帝自立,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优:隋文帝统一南北,使华夏再次大一统,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的产生,隋文帝《开皇律》废除一些酷刑,成为后世朝代法律条文范本!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沟通南北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弊:隋文帝杨坚得国不正,隋末,隋炀帝频发战争,征调民夫,加重赋税,百姓生活惨重,最终激起全国范围造反!享国38年。”
“评分:75/100”
“秦朝与隋朝,同为短命王朝,为后面的汉,唐奠定了基础,尽管短命,却也创造出了不少丰功伟绩!但晚期问题也很尖锐。”
“综合评为并列第五!”
……
杨广位面!
杨广:???什么?朕竟然导致全国范围造反?思之极恐!
“朕攻打吐谷浑和高句丽,还不是为了开疆拓土,扬我大隋国威?”
“这金榜上预言了大隋命运,看来,朕要重新考量一下征战频繁的事情了。”
杨广看完金榜,若有所思。
聊天群里。
皇帝们聊的热火朝天。
嬴政:这个结果,朕其实已经猜到了,朕从帝王榜发布的第一个名字就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赢秦子孙全上榜,可笑的是,到最后,竟只朕一人尔!
“最可恨的是,朕的大秦,竟然被朕的废物儿子胡亥给搞砸了。”
刘邦:大秦能位列第五,得到75的不错评分,几乎全是政哥的功劳啊。
刘彻:把几乎取掉吧!
曹操:有道理,如果只评价始皇帝一朝,那绝对是丰功伟绩,但综合评价秦朝,胡亥确实拉了不少分。
李世民:咳咳,这隋朝,竟然能和秦并列?
杨坚:李二你不服么?
李世民:杨广残暴,以至于激起造反,才导致亡国,从结果上看,和胡亥并无二致!
杨坚:呵呵,你这是在侮辱吾儿杨广吗?杨广虽后期暴政,但从榜上来看,他比胡亥起码强出好几个赵构吧!
赵匡胤:……
朱元璋:@杨坚,赵构?你这个例子举的,我怎么觉得你这当爹的也在侮辱你儿子呢?
朱棣:哈哈,就是,隋炀帝后期虽然确实暴政,但也不能抹杀他的功绩,同为亡国之主,杨广比胡亥强了太多太多!
武则天:我也觉得,隋炀帝比秦二世肯定厉害的多。
康熙:别争了,听听@苏辰,苏先生怎么评价?
苏辰:咳咳。
“一般能上70分的王朝,基本都是功大于过的。”
“秦之功绩,前面已经说了太多太多,集中表现在始皇帝的身上。”
“但我要从另一个方面,再谈始皇帝!”
嬴政:哦?
嬴政充满期待。
其他皇帝也都充满期待。
苏辰:始皇嬴政,千古一帝这是不假,但他真的就没有过错吗?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要综合看待,一分为二,不能过褒,或过贬!”
“更何况,作为一个集权的帝王,更容易犯错,帝王犯错,那对一个帝国的运作和影响都是要放大数倍的。”
“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秦法极为严厉且酷刑残忍,始皇嬴政后期一味追求长生,且苛政,这为后来秦二世的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