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为了收复两京,向回纥求救,只要他们出兵平定安史叛军,朝廷承诺: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回纥确实出兵帮助唐朝打退了安史叛军,但却在洛阳城屠杀百姓,毫无人性!”
“安史之乱以来发生的所有蠢事,基本都是李隆基和他儿子干的事!”
李世民:(怒火)
李治:(怒火)
武则天:(怒火)
朱元璋:@朱棣 老四你太狠了,这一刀扎的太狠了,这就是和亲的下场,全是一群白眼狼!
嬴政:和锤子亲!!!
赵匡胤:大唐这三个皇帝估计已经气的昏过去了,咱们还是说说郭子仪吧。
杨坚:好家伙,活了84岁?58岁才逐渐成名?佩服佩服!
刘秀:牛人
刘询:而且就像苏先生方才说的一样,这郭子仪能够善终,且寿终正寝,享了高寿,确实说明此人的政治智慧极高啊。
朱棣:没错,你们想想,唐中后期可是宦官专权的时候啊,什么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这些历史上著名的大宦官,弄权弄到极致,而由于唐玄宗的圈养皇子政策,使得后面这些唐朝皇帝们都特别软弱,被宦官架空,真惨!
“在这种满朝阴云之下,郭子仪能够善终,足以见得他的生存本领和政治智慧有多牛了!”
“反观和他齐名的李光弼,由于性格原因,后期受到这些宦官的谗言影响,始终抑郁闷躁,最终病死!年仅57岁!”
嬴政:接上@康熙的话茬,性格的确影响命运!
康熙:???我都好久不说话了好吧!
赵匡胤:哈哈
忽必烈:哈哈
朱元璋:说起安史之乱,其实蛮有戏剧性的。
“安禄山被他儿子安庆绪派人刺杀,安庆绪又被史思明杀掉,史思明又被他儿子史朝义杀掉,史朝义最终被唐军逼至绝境自杀!”
“这两对父子上演了一段精彩的夺位之争戏份。”
嬴政:……
刘彻:父 慈 子 孝???
刘秀:666
曹操:卧槽,确实是父慈子孝!
朱元璋:不愧是大唐,连父慈子孝的传统都被胡人学了过去,咱只能说一句:牛逼!
李世民:……
李治:……
武则天:……
(ps:其实平定安史之乱,单看战功,郭子仪逊色于李光弼,综合了一下,郭子仪放统帅榜,李光弼放到猛将榜了!帅和将都很优秀,所以,不必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