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辰:……
赵匡胤:哈哈,李隆基成了这群里的红人了,太出名了。
武则天:你再笑?
赵匡胤:……
苏辰:可惜孟珙将军在后世的知名度,却并不高。
嬴政:这金榜一曝光,知名度不就刷刷涨起来了?
刘彻:哈哈,政哥说的对
曹操:有道理
苏辰:……
嬴政:孟珙因为功高盖主被宋理宗猜忌。那么,说到功高盖主四个字,你们大伙儿都谈谈,皇帝和臣子到底应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
刘邦:这个问题问的好,楼下回答!
李世民:……作为皇帝来讲,首先,皇帝最起码要能镇住臣子,树立威望,其次,面对性格各异的臣子,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对待骁勇跋扈之臣,必不可留之,对待乖巧听话之臣,则可借机敲打,以震慑其心。
“作为臣子来说,无论是跋扈,还是乖巧,一定要始终铭记一个道理,在皇帝面前,你就是臣,绝不能僭越雷池,否则,周亚夫就是他们的下场!”
李治:嗯~同意
刘彻:基本同意。
朱棣:那如果跋扈之臣是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呢?
刘彻:不管是谁,威胁到皇权,都是不行的。
朱棣:可否削弱其权冷处理?饶其一命?毕竟是功勋!
李世民:但功高盖主,始终是隐患。
“臣子觉悟高的话,是可以善终的。”
“但觉悟低的,肯定是活不长的。”
苏辰:所以说,伴君如伴虎!
“虽然我觉得你们说了一堆废话。”
“但是,说的也是正确的废话。”
“这玩意纯粹是看个人的情商了。”
“有多少皇帝和臣子从一开始的挚友,一路征战,同心协力,那是何等的热血洒脱,一旦君臣严格的等级关系确立后,他们互相猜忌,形同陌路,最终酿成悲剧!”
“说白了,最是无情帝王家!”
“这种悲剧无法改变!”
“因为,人性就是如此!”
“到了皇帝身上,会被格外的放大!”
苏辰几句话把皇帝们说沉默了。
是啊,曾经同甘共苦一起打天下的挚友,到最后却形同敌人。
他们作为皇帝,其实也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但,这似乎是个死结,无法解开的结。
除非,他们不做皇帝了。
曹操:哎呀,始皇帝一个问题把大家问沉默了。
“那个,咱们还是继续关注榜单吧。”
“下一位上榜的名将,是哪一位?”
杨坚:@曹操 不要急,急着去上天啊
曹操:……主要我一会儿要去铜雀台。
刘秀:???天天去?
赵匡胤:不愧是曹贼,你的身体真好。
朱棣:……好啥呀,和你的后代赵佶相比,曹操那就差远了。
刘彻:赵佶是谁?
朱棣:就是被金国俘虏而去的北宋二帝之一的宋徽宗。
“这人虽然当皇帝不咋滴,但是书法方面颇有造诣啊,绘画也是一流,可惜生在了帝王家。”
苏辰:是的,宋徽宗赵佶的书法造诣很高,他独创了一种字体,后世称之为“瘦金体”
曹操:牛逼
朱棣:可是做皇帝不行啊。
“不过他是真的身体好,后宫无数,生了31个儿子,34个女儿,后来他被俘虏到金国,又生了6个儿子,8个女儿,接近80个孩子。”
“@曹操 你确实比不了”
曹操:哈哈,自愧不如
赵匡胤:……
李世民:这位心态是真好,都亡国了,还有心情生孩子。
李治:哈哈
武则天:哈哈
赵匡胤:……
苏辰:@所有人 体质因人而异,但是只要合理饮食起居,不出现大病,理论上是可以高寿的。
“反正还是之前那句话,所有的灵丹妙药,什么长生仙丹,通通都是骗人的,尤其@嬴政@刘彻@李世民……等等你们这几个皇帝。”
“千万不要再吃那玩意了。”
嬴政:嗯,上次苏先生说完之后,朕就把徐福抓起来问刑了,什么仙丹,都是骗人的。
刘彻: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