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政哥你东巡路上是否遭遇了一次刺杀?
嬴政:嘶,朕记起来了,确有此事,那是在博浪沙之地发生的事,大胆的刺客竟用巨锤袭击朕之车辇,幸亏朕早有预防,才幸免于难。@杨坚 ???你的意思是?袭击朕的刺客,便是子房?
刘秀:哈哈,心疼政哥
曹操:哈哈
杨坚:对的@嬴政 此人叫张良,字子房,乃是韩国贵族,其祖父张开地和其父张平在韩国做官,五世相韩。
“因为你灭了韩国,所以他才要刺杀你!”
嬴政:……
李世民:后来张良协助刘邦攻取天下,建立汉朝,也算是间接的报了家仇!
嬴政:……
朱棣:你们别扎政哥的心了!
“还是说韩信吧!”
“此人的用兵之道以及军事才能,实在令人叹服,确实不一般!”
朱元璋:战无不胜,国士无双,独当一面,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
“啧啧,韩信这人,牛的,咱是服的!”
赵匡胤:还有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朱元璋:对
刘邦: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谁能解释解释?
赵匡胤: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才为汉王刘邦觅得一员大将,而韩信最后的死亡,也是萧何献策,此之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邦:……
李世民:历史上韩信的死,除了功高震主之外,也与他的性格有一定关系。
“曾经一个忍受过胯下之辱的男儿,他的内心之强大,之隐忍,令人惊叹。”
“他的眼里几乎没有对手,西楚霸王项羽在韩信眼中,也不过是匹夫之勇,不足为虑。”
“战国名将白起,秦朝名将蒙恬,都不入韩信的法眼。”
“足以见得韩信这人相当自信,不过他确实有自信的资本。”
“但是功成名就后,在处理君臣关系中,韩信就遭罪了,连二连三的被诬告,被贬职,充分说明韩信政治情商,还是不够高。”
杨坚:那按你的意思,韩信怎么做才是政治情商高的表现?
李世民:功高盖主者,必被主猜忌,这时候,就看臣下如何处理了。
“刘邦,朱元璋者,从底层崛起,好不容易打下一片江山,他们往往更珍惜来之不易的皇位,他们的猜忌心,往往更重。”
“所以,我要是韩信,我必然学习秦之王翦,辞退还乡,不问朝事,大概率可得善终!”
朱棣:有道理
朱元璋:@朱棣 呵呵
朱棣:……
苏辰:汉高祖说的对,韩信隐姓埋名,或许是他最好的结局!
“如今金榜已经曝光,且看他如何选择吧!”
此刻,系统为韩信分发了丰厚的奖励!
……
长安城郊,一道沙垒处。
“驾!”
“驾!”
韩信纵马驰骋,远离朝堂,直奔江湖而去。
自从天下平定之后,他遭遇的一切,使得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朝廷上的是是非非,尔虞我诈,烂透了!
他对此嗤之以鼻。
幸得金榜预言提前剧透,他这才提前逃离长安。
他觉得:宁做江湖之人,也不做朝堂之狗。
此刻,他又想起“狡兔死,走狗烹。”的话语,旋即,他再次苦涩一笑。
忽然,他目光一亮,只见前方一顶马车停靠在旁,马车左侧,有一人背对自己,负手而立。
随着韩信纵马的靠近,那人缓缓的转过身子。
“大将军留步!!!”
那人转过身,朝着韩信轻轻一礼。
韩信勒住坐骑,跳下马来,迈步上前,看清眼前之人面庞,顿时一笑,回之一礼:“原来是子房啊!”
张良道:“敢问,大将军何往?”
韩信苦涩一笑:“子房明知故问,金榜曝光,子房怎会不知韩信之所想?”
闻言,张良只是缓缓的点了点头。
两人会意一眼,皆是一笑。
“那,子房何往?”韩信反问道。
张良一指车驾:“闲云野鹤,浪迹天下,此乃一大趣事!”
韩信笑道:“真羡慕先生的心态。”
“唉……子房果然高人,先前子房多次劝阻韩某收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