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出身寒门,年少时期受梁武帝信任,作为梁武帝身边随从]
[公元527年,陈庆之奉命,联合曹仲宗和韦放等将攻打北魏涡阳,打的涡阳城主王纬投降,公元528年,陈庆之加号飙勇将军,奉命护送已经降梁的魏北海王元颢北还,并且多次击溃魏军]
[公元529年五月,陈庆之奉命北伐中原,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轰动黄河两岸,名声大噪,但最终失败]
[陈庆之沙场战绩,屡次以少胜多,此人身体文弱,不善骑马,然富有谋略,胆略过人,统兵能力极为突出]
[在北伐途中对抗北魏军的战争中,陈庆之在涡阳之战与荥阳之战等战争中,以少胜多]
[乃一代儒将]
……
陈庆之的信息曝光完毕!
梁朝位面上的陈庆之,思索良久,随着金榜的不断曝光,这个位面上的局势将会发生变化,大梁的命运如何?一切,尽在人谋!
金榜预言,对于分裂乱世的影响,远远大于统一的盛世治世。
对那些盛世的上榜者来说,预言曝光,不会改变什么大趋势。
但对于乱世来说,金榜的曝光,必然会严重影响到乱世位面的发展趋势。
……
聊天群里!
曹操: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嬴政:???曹操为何大笑?
刘秀:估计疯了吧
李治:我猜,曹操一定是看到刘备被陆逊大败于夷陵,这就大笑不止吧。
赵匡胤:正解
曹操:是啊,没错,曹某万万没料到,刘玄德也有这么一天啊,真是一大喜事也!
朱棣:牛逼
曹操:曹某志在天下,天下诸侯皆吾之敌,刘备大败,对我曹操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啊!
杨坚:这话倒是不假
刘邦:刘备简直倒霉蛋啊,这个刘家后代不行啊,怎么老挨打?
刘秀:是有点惨!
杨坚:刘备已经算的上是乱世英雄了,在那么多诸侯割据争霸的东汉末年时期,刘备能杀出一片江山,建立蜀汉,相当不错了。
“比刘表,刘璋之辈,强多了!”
李世民:实话!刘备武有关,张皆万人敌,文有诸葛亮,法正,庞统等名士,坐拥荆,益,实际上,是有机会一统天下的,至少是有机会一统南方的!
嬴政:这么说来,夷陵之战非常重要?
杨坚:很重要,东汉末年乃至后面的魏蜀吴三国时期,共有三次意义重大的战争。
“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夺取了北方霸权,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为天下三分奠定了基础!”
“夷陵之战,陆逊大败刘备,使蜀汉一蹶不振,蜀汉后来也成了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国家!”
“所以啊,夷陵之战若刘备大胜,则东吴危,刘备若乘胜追击,东吴恐被蜀汉所灭,很可能蜀汉与曹魏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夷陵之战若双方打的不可开交,五五开,双方都元气大伤,那么很有可能曹魏渔翁得利。”
“但是呢,天不遂刘备之愿,结果反而是东吴大胜,蜀汉大败!”
刘邦:原来如此,那这刘备确实可惜了。
“不过话说回来,三个国家斗,应该还不是太乱,你像前面那个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那个实在太乱了!”
朱棣:确实,再一次证明,大一统才是王道。
“榜上的陆逊,的确是帅才儒将,可以说是东吴的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之臣,他儿子陆抗也不错,这也是虎父无犬子的一对代表!”
康熙:但是孙权晚年和陆逊君臣生隙,关系还是非常僵硬的!
朱棣:说白了,二宫之争的爆发,使陆逊卷入了孙权家事当中,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皇权与世家的矛盾,陆逊作为陆家大族的优秀代表,难免会与孙权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二宫之争只是导火线罢了。”
“任何臣子,只要过分参与到皇储之争的内斗中,恐怕下场都不怎么好。”
刘彻:那么,这陆逊最后怎么死的?
李世民:在皇储之争中,陆逊被人数列了二十条罪状,陆逊不服,最终愤忿而死。
刘彻:君臣关系,的确是一门学问啊。
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