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阔台死后,耶律楚材被同僚排挤,最终抑郁而死]
[纵观其一生,不仅辅助成吉思汗和窝阔台开创了基业,更是保全了大量华夏古典,保存了中原文化,制度,以及礼仪,思想等等,功勋卓著]
……
金榜曝光完毕!
窝阔台位面上!
窝阔台:……
他感到有些无语。
看来这上榜之人,没几个正常死亡的。
不是被帝王诛杀,就是抑郁而死。
他没想到,耶律楚材这样位高权重的人,竟然也被排挤,最终抑郁而亡了。
“看来,本汗死后,楚材公被小人排挤了啊,哎………可惜可惜!”
窝阔台叹道。
想到这样的忠臣最终是这样结局,窝阔台寻思做点什么,改变耶律楚材的命运!
府邸内,耶律楚材本人看到金榜结局,颇为惆怅,但又无奈,只是叹息一声!
……
聊天群!
忽必烈:哇,楚材公,上榜了!
“可喜可贺!”
李世民:@忽必烈他又没辅佐你,你高兴个什么劲。
朱棣:耶律楚材死的时候,忽必烈也就二十来岁,正值少年,虽然耶律楚材没有辅佐过他,但是毕竟辅佐过他爷爷成吉思汗,以及他叔叔窝阔台,所以说,忽必烈激动,也是应该的。
刘秀:光从榜上信息来看,这耶律楚材,确实很有能耐。
康熙:相当有本事的一代名相了!
乾隆:耶律文正公,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位,很优秀。
李治:文正?
武则天:同问
赵匡胤:同问+1
乾隆:是啊,耶律楚材死后,被追封,谥号“文正”!
“文正,可是许多文人们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谥号了,含金量很高的。”
“所以说,耶律楚材确实有本事。”
嬴政:我看此人的名字,似乎是来自于《左氏春秋》啊!
“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可是这一句?”
朱棣:对,正是出自这里。
嬴政:看来的确受到了儒家熏陶。
刘彻:我如果记得不错的话,金榜之前在朝代榜时候介绍过,成吉思汗和窝阔台这两人,打下了极为辽阔的疆域,蒙古帝国堪称最能打的大帝国。
“耶律楚材这样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人,竟然能在强悍的蒙古帝国内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足以见得他本事确实很大。”
“让这些游牧民族能够接受中原文化,接受中原的礼仪和制度,这个耶律楚材,的确有两把刷子。”
朱棣:这话说的没毛病。
忽必烈:嗯
康熙:确实
苏辰:是的,耶律楚材还有一大功劳,就是以儒学思想劝阻帝王的暴戾,推行仁政,注重民生。
“曾经成吉思汗征战时,有两个人极力劝阻他不要嗜杀,一位是全真教的丘处机,一位便是耶律楚材,这两人一位代表道家,一位代表儒家,二人劝说之下,成吉思汗也是思考很多,接纳了他们的意见!”
“后来窝阔台时期,耶律楚材也同样推行仁德治国,有一次他阻止汴梁一城被屠,147万无辜的百姓保全了性命”
“因此,此人有开化民智,泽被苍生的教化之功,这是非常值得褒奖的,后世对他的的评价也很高,的确是一代贤相!”
刘邦:厉害
刘秀:这样说来,此人确实优秀
曹操:孔夫子如果知道他后世有这样的一位优秀儒门弟子,估计他会很欣慰。
杨坚:孔圣人影响力确实大啊!
赵匡胤:是的
朱棣:是啊,耶律楚材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推行中原制度和文化,奠定了元朝的基本制度,使得中原大地步入稳定,他上榜,这没什么问题。
苏辰:耶律楚材的话题就聊到这儿,待会儿公布第十七位!
赵匡胤:不知道下一位是谁呢?
康熙:我发现了,苏先生这是按照朝代顺序倒着排的,下一个,恐怕是宋朝名相。
乾隆:666,好像确实是这个规律
朱棣:还真是
苏辰:你们说对了。
“反正,文无第一,不分排名,所以就从后面倒着往前排!”
曹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