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金榜曝光:开局拉十大皇帝入群 > 第128章

第128章

[后来,姚崇因为得罪太平公主,被李旦以离间宗室之罪逐出京城,贬为刺史,先后在申州,扬州等地任刺史,吏治清明,百姓众口皆碑,称颂姚崇,并为他立碑颂扬,姚崇在当地享有非常好的名声]

[公元713年,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唐睿宗李旦让位,于是,李隆基继位,是为唐玄宗,玄宗李隆基来到新丰检阅军队之时,秘召姚崇会谈,姚崇在李隆基面前大谈治国之道,并且为李隆基提出有名的十条政治主张,李隆基欣然大喜,次日便拜姚崇为相]

[姚崇在李隆基的授权下,大刀阔斧改革,兴修水利,修改制度,选贤举能,推行发展,为开元盛世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理论基础,无愧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大管家]

[公元716年,山东之地发生蝗灾,上至天子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大家都认为这是天灾,非人力所能除也,百姓们宁愿看着自己的庄稼被蝗虫破坏,也不敢捕杀,李隆基也认为这是老天的惩罚,只有修德才能消除,人力根本无法消灭。然而,姚崇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捕杀行动,他说服唐玄宗,大力推动地方捕杀蝗虫,在姚崇的坚持之下,蝗灾的危害被减小到最低限度,一场巨大灾难,就这样被姚崇化解]

[晚年时候,姚崇提拔了许多年轻人才,后来因为替一名罪犯来开脱而惹玄宗不悦,姚崇为此心头不安,多次主动辞相,最终被罢相,虽然罢相,但唐玄宗仍然对这位开元功勋尊崇无比,每每遇国家大事,唐玄宗都会询问姚崇的意见]

[公元721年,姚崇病逝,享年72岁]

[姚崇,大唐一代名相,开元盛世的蓝图规划师,名相榜,实至名归]

……

信息完毕!

李隆基位面!

姚崇看罢所有的信息,长长舒了一口气。

前面的几位名相,结局有点凄凉。

和前面这几位一比,自己这结局,算是圆满了!

……

聊天群里!

武则天:姚元崇确实是个人才,可惜李显不会用,李旦倒是用了,李隆基用的更好!

赵匡胤:这是你在群里第一次夸李隆基吧?

李隆基:……

武则天:有一说一,李隆基前期用人还是很有慧眼的。

李治:这样一说,李旦岂不是比李显厉害?

李隆基:是啊爷爷,我爹比中宗皇帝那肯定厉害啊,这还用说。

朱元璋:呵呵,你就可劲吹吧。

“唐中宗和唐睿宗,一个蠢,一个怂,半斤八两。”

朱棣:哈哈哈哈

李隆基:发怒.jpg

乾隆:其实李旦确实比李显厉害,当然,我指的不是他当皇帝有多牛,我指的是他的为人处事。

“李旦确实怯弱,这是不假,曾经三让皇位,显得一副清心寡欲的样子,说难听叫怂,说好听,这才叫大智若愚。”

“韦皇后安乐公主,李重俊李重茂,太平公主上官婉儿,李隆基,等等,李旦整天面对的都是这些人,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李旦其实心如明镜,但他一生如走钢丝,一直谨慎行事,所以才活到了最后,这才是深谙生存之道的高手,他承认自己没本事,所以一直苟,保全性命,当皇帝过一把瘾就退位了,最后再当几年太上皇颐养天年,无忧无虑,安心养老!多会生活啊!”

康熙:哈哈,弘历你是李旦肚子里的蛔虫?

赵匡胤:笑死

“不过弘历分析的,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以李旦的一生经历来看,说不定他真的就跟弘历说的那样。”

朱棣:确实有一定道理。

李隆基:停!你们别讨论我爹了!

“说榜上的姚崇吧!”

康熙:他急了!

朱棣:哈哈

乾隆:哈哈

武则天:姚崇有什么好说的,没想到,他后来也参与那场政变!我还以为他是个老实人呢。

曹操:他估计确实是老实人,但他是只忠于大唐的老实人!@武则天

武则天:???

杨坚:扎心了

赵匡胤:其实并没有,@武则天,姚崇对你还挺有感情的。

“神龙政变后,大家都在为李唐神器已复而欢呼雀跃,只有姚崇哭泣不已,张柬之问姚崇:今日大喜之事,您却为何泣声?姚崇回答道:我长期侍奉则天皇帝,今日泣辞旧主,也是人臣应有的节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