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字怀英,并州人士,年轻时参加科考,受到了当时的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极力赞赏,狄仁杰被阎立本推荐,踏入仕途,升至并州都督府法曹,唐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升至大理寺丞]
[任大理寺丞期间,狄仁杰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博得同僚的一片好评和赞赏,后改任侍御史]
[公元686年,睿宗时期,狄仁杰任宁州刺史,劝课农桑,治理宁州,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为他立碑,歌颂功德。被举荐升为文昌右丞,后改任豫州刺史!]
[宰相张光辅平定越王李贞叛乱途中,纵容部下将领杀良冒功,狄仁杰大怒,正言斥责张光辅,大喝道:恨不得有一把尚方斩马剑,斩杀阁下,我狄仁杰纵然死也无憾!!!……张光辅被怼的气急败坏,怀恨在心,回朝后弹劾狄仁杰,狄仁杰被贬为复州刺史]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次年,狄仁杰被拜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辅佐武则天治理国家,受到了武则天和许多同僚的极力推崇]
[公元692年,大酷吏来俊臣诬陷狄仁杰谋反,狄仁杰被下狱,后经过狄仁杰的机智操作,得以面见武则天,最终,武则天免狄仁杰牢狱之罪,将其贬黜至彭泽,魏王武承嗣数次上表,请求诛杀狄仁杰,但都被武则天拒绝,狄仁杰在彭泽之地,治理有方,又是博得当地一片好评]
[公元697年,狄仁杰二次拜相,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公元698年,突厥南下犯边,狄仁杰被任命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并且被授予便宜行事之权,狄仁杰则是领命而去,率领十万大军追击突厥,不过未能追上,最终退回河北]
[当时河北道许多百姓被突厥胁迫,突厥人退军后,百姓们担心朝廷会以附逆之罪惩罚他们,企图逃窜此地,狄仁杰向皇帝上表,说明这些百姓是被逼无奈的,请求赦免他们的罪,武则天同意了狄仁杰的上表,于是,狄仁杰安抚当地百姓,恢复当地生产,当地百姓纷纷称赞!]
[后来武则天欲立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反对,当时武则天正好做了一梦,狄仁杰巧妙为武则天解梦,劝说她应该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武则天听完觉得有道理,慢慢的醒悟过来,举办册封大典立李显为太子,武三思的皇帝梦彻底破碎]
[晚年时期,狄仁杰升至内史,武则天对其非常敬重,赏赐私宅,狄仁杰恩宠冠绝当朝,公元700年,狄仁杰病逝,享年71岁,武则天深感悲痛,为狄仁杰废朝三日,以做纪念]
[狄仁杰,武周名相,大唐复器之首功,仕途履历丰富,无论在何地为官,都博得美名。可谓中流砥柱之臣]
……
信息完毕!
上阳宫,武则天望着金榜,眸子里满是赞赏之意。
不管他心向李唐还是心向武周,狄仁杰为臣为相期间,功绩斐然,绝对的一把治国好手。
武则天心里还是非常肯定他的。
况且,最重要的一点,狄仁杰并没有直接参与那场政变。
这让武则天舒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从金榜上狄仁杰整个一生履历来看,他值得登榜!
狄仁杰自己也是感慨万分,他的结局,比前面几位上榜者,好多了!
……
聊天群!
李治:我当是谁呢,原来是狄仁杰啊,此人的确是治国能手,原来他真正发光,是在阿武时期啊!
武则天:是的!
李世民:(发怒表情)雉奴,你脑子坏了?武媚篡夺我李唐天下,你竟然还笑得出来?
“这这榜上的狄仁杰,是武周宰相,不是我大唐宰相,我很不爽!”
李治:爸爸息怒!
李世民:息怒?一提起武周这两个字我就火气大。@李治你是有了媳妇忘了爹是吧???
朱棣:@李世民你这话不对,她曾经不也是你媳妇吗?
李世民:……
李治:……
武则天:@朱棣呵呵
康熙:哈哈,朱棣一句话得罪了三个人。
乾隆:唐太宗不要这么狭隘,狄仁杰可是复李唐神器的首功之臣哦!
“你应该感谢他,没有他,恐怕武三思武承嗣什么的就做皇帝了!”
李隆基:呵呵,就武家那两个废物?
武则天:是是,武家这两个是废物,你李隆基是真优秀,带领大唐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