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初出茅庐,公元208年,刘表病逝,次子刘琮继承官爵,此刻,已经统一北方的曹操决定发兵荆州,诸葛亮则劝说刘备趁机攻打刘琮,夺取荆州,刘备不忍,于是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曹操大军南下,刘备率军队和百姓南逃,败走夏口,于是,诸葛亮自荐为说客,前往东吴求救]
[诸葛亮说服孙权,孙刘联合,共抗曹操。赤壁大战爆发,曹操战败,只得北还]
[公元208年,刘备趁曹操北还之时,趁机平定荆南四郡,拜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公元210年,庞统因没有政绩而被罢官,诸葛亮向刘备建议道:庞统有真才实学,不可大材小用,于是,刘备欣然采纳,将庞统和诸葛亮并列为军师中郎将,卧龙凤雏二人,同时被刘备重用]
[益州之战胜利后,刘备在外征战,而诸葛亮负责驻守成都,治理蜀地,后来的汉中之战,刘备集团胜利,刘备自称汉中王,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已完成了初步目标]
[公元219年,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被杀,荆州被夺,刘备集团损失惨重,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为“汉”,任诸葛亮为丞相,总领朝政,公元222年,夷陵之战,刘备惨败,公元223年,刘备永安托孤,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办公,领益州牧,大小事务所都由诸葛亮决定。]
[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雍闿、孟获,稳定了南中局势,为蜀汉北伐积累了基础]
[公元226年至公元234年,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虽有小规模胜利,但最终都失败,多因运粮不济的问题而半途而废,导致功败垂成,公元234年十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最终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
[诸葛亮有治国之能,治军之才,发明木牛流马,八阵图等,蜀汉一代名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相典范]
……
诸葛亮的信息曝光完毕!
东汉末年位面和蜀汉刘禅位面上的诸葛亮,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心情。
东汉末年里的诸葛亮,看到自己的结局后,不免感慨唏嘘,好在现在还有许多时间可以扭转结局。
此刻的刘备,也是慌了神。
他看到蜀汉未来的命运以及孔明未来的命运,他心里顿时有些难以接受。
一切问题的根源,便是荆州问题。
所以,刘备决定,这一次,一定要守住荆州,改变蜀汉的命运!
……
而在蜀汉刘禅位面上,诸葛亮感到负担颇重。虽然他也有扭转命运的时间,但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
而且,失去了荆州的蜀汉,想要克定中原,北伐成功,难度不小。
因此,这个位面上的诸葛亮,操碎了心。
……
此刻,系统为前面的荀彧以及诸葛亮分发了奖励。
聊天群!
杨坚:诸葛武侯,yyds
嬴政:你只会说yyds了是吧?
杨坚:……
李世民:哈哈
“诸葛亮确实优秀!”
刘邦:从榜上来看,这诸葛亮,确实是名相楷模,毕生献给了蜀汉,最后死也是死在了北伐途中,让人感慨啊!
李治:吆,汉高祖说起蜀汉的事情,简直如数家珍啊,牛逼。
刘邦:……毕竟,耳濡目染太多了!
“刘备这个后生,也是够挺坚强的,他倒没给刘家人丢脸!”
“还有这位榜上的丞相诸葛亮,毕生为了大汉,值得给他一个赞!”
刘彻:+1
刘询:+1
刘秀:+1
曹操:怎么不给我点赞?
“同样是为了廓清寰宇,凭什么给刘备诸葛亮点赞,你们老刘家人不给曹某人也点一个吗?”
刘邦:呵呵,你这曹贼,事迹都已经暴露了。
“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点个屁的赞!”
刘秀:说的好!
曹操:……唉,扎心!
朱元璋:不管怎么说,诸葛亮确实值得尊敬。
朱棣:同意
苏辰:说到诸葛亮,不得不提起之前的老话题了,就是那本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
嬴政:想起来了,前面统帅榜有个周瑜,好像被这书给黑了,哦?这么说来,诸葛亮也被这小说黑了???
苏辰: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