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临安不夜侯 > 第279章 她姓甚名谁

第279章 她姓甚名谁

进两边的棚子进行检查。

棚子里,考生要脱个精光,全身查遍,衣袍冠靴、文房四宝,全都要细细地查验。

就连他们携带的面食等点心,也都要一个个掰开了,查验其中有无夹带。

杨沅与鹿溪、丹娘等告别后,进了棚子接受检查时,还真看见好几个被查出有夹带的考生,或者是考生形貌与“浮票”记载不符的被揪出来,衣衫不整地拿去惩办了。

有夹带的倒好说,查出小抄,那就罪证确凿。

至于说冒名顶考的,虽说那浮票上没有照片,对于形貌特征记载的非常简单,可是一旦被发现,惩罚极重。

而能代考的,都是考过了有功名的,你得给人家多大的好处,才能叫人家舍得功名前程来帮你作弊?

所以,哪怕形貌记述简单,要要找个形貌符合的人也不容易。

其中一位考生的形貌上就记载着体矮而瘦,无须。

结果持“浮票”来考试的人,倒也不是很高,却很胖。须嘛,他也没有,但他那青渗渗的胡茬子实在是……

他被拖走时还在大呼,自己只是最近吃的太胖了……

杨沅走的是“锁厅试”考生的专门通道,这个通道考生比较少。

而且因为他们本就有官身,检查起来也要尽量给他们留些体面,所以倒还好。

他顺利通过检查,进入考场,便被引到了“锁厅试”考生的区域。

虽然都是一间间的小号房,不过他们这一片区域相对显得不是那么逼仄,置身其间还算舒适一些。

杨沅找到自己的号房,把吃食和文房四宝放好,面前的小板板放下来,便轻轻研着磨,籍此平稳自己的情绪。

不然一旦慌乱起来,把背好的文章忘个干净,那就完蛋大吉了。

等考生全部就位,主考官就在帐帘外挂起了今日第一科考试的考题。

随即就有兵卒举着写了考题的大牌子,在一排排号房前缓缓游走起来。

杨沅一瞧那牌子上的考题,果然和自己拿到的考题一模一样,不由得心中一喜。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他铺开考卷,提笔润墨,凝了凝神,便用工整的楷书认真书写起来。

这科考,唐朝时候是一年一考,宋朝早期也是这个规矩。

后来陆续调整,到如今已经正式确定为三年一考了。

不过,今年已经举行的进士考,是秦桧为了推自己孙子上位当状元,特意寻个由头,请天子加的恩科。

因此明年才是三年一轮的大考,所以杨沅只要这次“举子试”成功,明年三月就能参加“礼部试”考进士了。

杨沅的书法倒也谈不上多好,好在宋人在有些方面挺务实的。

比如他们就没把诗词歌赋列入考试内容,因为他们觉得这与治理国家要考较的学问并不相干。

书法也是,唐代科考对于书法的优美很讲究,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但宋朝已经施行“糊名制”和“誊写制”了。

不仅考卷上考生的姓名要糊起来,而且为了防止在考卷中做记号,考官阅的卷子,都是由书吏们重新誊写一遍的,并非考生原稿。

所以,宋代虽也有“判书优”的说法,实则在科考中根本没有得到贯彻。

考官只看内容,卷面整洁即可,倒不太在乎书法这种和诗词一般花里呼哨的东西。

因此一来,杨沅这楷书,便也拿得出手了。

……

今天一大早,鹅王就进宫给太后、皇后请安去了。

两宫一见赵璩,就知道这小子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如果他不是有事相求,绝不会起个大早,跑来宫中请安的。

不过,两宫倒是都很喜欢赵璩的这种随意,唯其如此,才觉得他是自己的一个晚辈,便有宠溺之意。

而赵瑗,太一板一眼了,两宫心中便觉得无趣。

当然,赵璩是从小养在皇后身边的,和皇后、太后更熟悉,大概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听韦太后、吴皇后打趣他,赵璩脸皮厚,却也不在乎,便腼着脸道:“阿婆,娘亲,璩儿说了,你们可不许笑话人家。”

这厮也是个鬼精,求人的时候,就用最亲近的寻常人家对奶奶和母亲的称呼。

韦太后笑道:“你这孩子,但有所求,老身和你母亲什么时候没答应过?”

吴皇后也笑道:“你这厮还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