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临安不夜侯 > 第416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第416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朝廷最近就像大釜底下烧起了火,都快要沸了。

杨沅金殿奏对的时候,张孝祥正在起草为岳飞鸣冤书。

杨沅金殿奏对之后,张孝祥也并没觉得自己此时上书,会不会有拾人牙慧或者奉迎君上之嫌。

他是个坦荡君子。

为岳将军鸣冤,这是他本心里的一种想法,他就坦然地遵从自己的本心去做了。

张孝祥上了“万言书”,痛陈岳将军之死,对于国家,尤其是军心民意巨大的伤害,恳请天子为岳将军昭雪冤屈,提振大宋精神。

就跟约好了似的,殿中侍御史杜莘老也爆发了。

杜御史一连上书两封,比张状元还猛。杜莘老是杜甫的十三世孙,素以“骨鲠敢言”著称,他本人又是御史,就是负责喷人的。

现在新君显然想有一番作为,他此时不喷更待何时?

于是,杜御史上书痛骂秦桧,为岳飞鸣不平,恳请朝廷拨乱反正。

这还没完,第二天杜御史又上书一封,弹劾承宣使王继先恃宠乱法,僭越狂妄。

到底是个专业喷子,杜御史轻而易举地就给王继先罗列出了十大罪状。

王继先就是多年来一直负责给赵构炼制药物的那位医官。

他最擅长制作那方面的药物,赵构吃了他的药,那条死蛇居然也能变成蚯蚓,勉勉强强支棱一会儿。

因此赵构对他一直恩宠有加。

杜莘老是台谏官,很有战斗经验,他绕着弯儿地弹劾王继先,这是拐弯抹脚地抨击先帝,却任谁也挑不出毛病,而且不好主动往先帝身上引。

赵瑗看了杜莘老的奏本,便下旨调查王继先。

刑部尚书张方旬虽然是个主和派,却不像万俟卨一般,只要是对他有利的就无原则维护。

对王继先这种靠助性之药幸进的佞臣,他也看不上。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王继先多年来仗着官家倚重,做事全无遮掩,因此根本不用费劲调查,张尚书只用了一天功夫,就搜罗到了大把的罪证。

赵瑗见了罪状,立即下旨惩办。

王继先这人要说起来,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医士。

他曾与张孝直、高绍功等医官校订《证类本草》,编成了《绍兴校订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绍兴本草》共计三十一卷。

直到后世,日本尚有他这套书的传抄残本,而且依据他的古方,研发出了几个畅销的“汉方”。

不过,王继先也确实恃宠而骄,贪没巨大。

官家判令王继先迁福州居住,子孙全部停职,抄没的财产竟达上千万缗之巨。

他只不过是皇帝的私人医生而已,竟然有这么多钱,可见他不仅贪墨,而且仗着有机会御前进言,收受了大量贿赂。

官家赵瑗没把这么庞大的一笔钱纳入内库,而是充入了朝廷的“激赏库”。

他还下旨,规定专款专用,这笔钱以后就用来奖励立下军功的将士。

太学学生公推太学生程宏图、宋芑为代表,在此期间也向朝廷上书,请求为岳飞平反。

岳飞曾经长期驻守过的鄂州军民,听闻殿试之事后,更是联名上“万民书”,为故帅申冤。

“万民书”的基本条件就是得有至少一万个人签名画押。

而去鄂州巡视的御史带回临安的这份“万民书”,需要几个人抬上金殿,因为它的签名人数竟达八万之巨。

在这个年代,交通不便,通讯不便,想要集中一万人上书都非常困难,鄂州竟然上了一份八万多人的“万民书”,足见民心所向。

此事立即轰动了临安城。

在此期间,并不是只有人上书抨击秦桧,为岳飞申冤。

同样也有人不断上书,为秦桧辩解,编排岳飞之罪,认为不该为他翻案。

这些人竟以台谏官为主。

台官纠弹奸邪,督察百官;

谏官拾遗补阙、规谏君王。

如今竟然有这么多的台谏官为秦桧发声,可见这些年来秦桧对台谏系统渗透之深。

这也就难怪秦桧当初会在台谏系统里专门留下几个喷他的大喷子了。

如若不然,台谏系统就全是他的人了,赵构会坐卧不安的。

由于这些人的疯狂反扑,为岳飞平反的呼声和反对翻案的声音,似乎暂时便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