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畅搜索了一遍编剧的基本知识,又看了三遍大刘的《乡村教师》。
读的次数越多,越能发现这短短的两万字所蕴含的巨大信息量。
两万字里包含了星际战争,贫瘠的土地,贫瘠的思想,教师的意义,乡村教师的伟大人格.......
要想把这篇短篇小说改编成剧本,要面临很大的困难。
改编是不可能改编的,能够原原本本地呈现出这部作品,最后的结果就会很牛了。
苏畅心中有数,自己这点水平去改这样一部著作,确实是有点不自量力。
怎么办呢?
虽然脑海里可以一字不差地复现出来原文。但要直接把原文默写出来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别说直播镜头的后面有一堆大佬,就连在校大学生也能看出来问题。
人家来直播间看,就是看你推剧情过程的,你直接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写出来,这不明摆着混弄傻子吗?
还是要让所有人怀疑你是走了后门吗?还是这么大的国家级计划居然有黑幕?
还得根据【教师】这个原始命题开始扩写。
苏畅刚刚学习了一下编剧的基本知识,现学现卖,硬着头皮上吧。
首先要定调子。
顾名思义先把大背景,大基调给定了。
刚才苏畅已经在乡村教师下面打了勾,告诉众人他要写的是乡村教师。
但华夏地大物博,南北跨越的纬度将近50度。北有大东北雪村,南有江南水乡,西有黄土高原村落,东有海边鱼乡......
苏畅拿起笔,将乡村两个字圈上。画出一条分支,在分支的线上写上——
西北贫困村。
基调:落后、贫瘠、麻木。
苏畅想了想,又加了一个原始。
......
【欸?什么意思?是我眼花了吗?】
【笑死,西北村落居然落后,这简直是我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
【诶,应该是第二好笑的笑话。第一好笑是春节不放假。】
【春节不是一直都不放假吗?】
【之前端午也不放,但被棒子国申遗之后就放了。】
【估计春节被偷走之后,也能放假吧。】
【西北现在都是高新技术开发区,估计这人要写以前的西北吧。】
【不是说联合国要迁到伊犁吗?西北离国际中心那么近,能差到哪去?】
【哎,你们这些年轻的小孩是没见过那时的西北农村。】
【黄沙漫天。那是全华夏最贫困的地方,没有之一!】(本文设定,和现实无关。)
【给我来个金句吧,给我来个金句吧。】
【我都走了好几个直播间了,一个写出来金句都没有!!!】
【高三生的卑微......】
"人气+1"
“人气+1”
“人气+1”
脑海里响起AI的播报声音。
苏畅相关的相关记忆被调动。
AI人工智能会实时检测直播间内观众的弹幕,当检测到弹幕讨论的相关内容,是和作品内容相关时,会进行播报。
相关度越高,意味着人们越在作品本身,作品的人气值越高。
这也作为评分标准之一。
苏畅有些疑惑,为什么才写了这么几个字,人气就增加了?
相关记忆被的调动了起来。原来,平行世界的西北部现在居然是国际大都市。
很多人没有见过落后贫瘠的西北,都想来看看。
就像当年苏畅也十分好奇,一个小渔村是怎么变成经济特区的。
虽然人气值上来了苏畅很开心,但还是开口说道:“可以静音吗?”
“可以。”
就剩两个多小时了,再加上干扰,饶是苏畅心态再好也架不住这么玩呀。
基本基调确立后,引出教师和学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接下来就可以专攻西北村落和乡村教师这条线了。
与此同时,守护空间的几位大佬,也大致地看了一遍所有的直播间,还是有几个比较亮眼的剧情。
“不错,有几个人立意不错,不落窠臼。”开口的是编剧界的NO.1——么远,“但有些人有点耍小聪明啊。”
么远曾被称作天才作家,十六岁创作的一本悬疑小说畅销全球,销量高达十几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