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长乐未央 > 第165章

第165章

是年十月,长安上空出现了罕见的天象,日食和月食同时出现,连续五日,日月都呈现赤红色。长安城中人心惶惶,纷纷传言即将发生大事,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汉景帝的病情仍是个谜。

按照习俗,男子二十岁时应举行冠礼,寓意着成年。帝王之家举行冠礼一般要早一些,通常在十五岁。所以,刘彻虽然已经成亲,但并未举行冠礼。为了不留下遗憾,汉景帝决定在来年的正月为刘彻举行冠礼。

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天象再次出现异常,冬日里天雷滚滚,太阳呈现紫色,五星逆行掠过紫微星,月亮划过天庭。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的正月十七,太子刘彻的冠礼在未央宫前的广场正式举行。刘彻先行抵达典礼台等候,吉时已到,汉景帝乘坐肩舆抵达,并在太监的搀扶下缓缓走到刘彻身边。

看着个子差不多和自己一般高的刘彻,汉景帝满是欣慰,低声道:“刘彻,以后的汉家天下就要交到你手里了,你准备好了吗?”

刘彻双膝跪下,哽咽道:“父皇,儿臣准备好了,但还离不开父皇的教导。”

汉景帝抬头看了一眼乌压压的大臣,喃喃道:“朕该谢幕了。”随后亲手将象征着成年的冠冕戴到刘彻头上。

秋天以来,汉景帝已停止了上朝,绝大多数朝臣已几个月没有一睹圣颜。冠礼结束后,汉景帝正准备对朝臣说几句话,忽然感觉一阵头晕目眩,话也说不出口,为避免当场晕倒,有损观瞻,主持冠礼的卫绾赶紧示意太监们将汉景帝扶到后宫。

一场声势浩大的冠礼就这样草草结束,朝臣们无不垂头丧气,叹息着离场。

几天之后,汉景帝的状况有所好转,太医令暗示可能是回光返照。窦太后抹着眼泪,吩咐王娡、刘彻和卫绾等三人和自己一起到汉景帝面前聆听临终遗言。

看到四人都已到齐,汉景帝挤出一丝笑容:“好,都到齐了。”

窦太后哽咽着道:“皇上,你有什么话,就告诉我们吧。”

汉景帝用虚弱的声音道:“朕死以后,太子立即即位。”众人纷纷点头,刘彻哭道:“父皇!”

“彻儿,不要哭。即位之后,你要听从太后和母后的教导,外事就交给卫绾。”

“是,父皇。”刘彻哽咽道。

“眼下边关无事,可以将李广和程不识调回长安,担任两宫卫尉,非常时期,不得出差漏。”

众人有些诧异,眼下长安局势稳定,为何如此安排呢?但既然皇上都如此说了,众人默然点头。

“彻儿,朕知道你一直有出兵匈奴的想法。朕支持你,但朕有个条件,你要答应朕。”

“父皇,您说吧,儿臣记在心里。”

“二十岁前,偃武修文,不得动兵。”

刘彻怔了一下,点头道:“是,父皇,儿臣遵命。”

正月二十七,汉景帝驾崩于未央宫温室殿,享年四十七岁。遵照汉景帝的遗旨,刘彻即日即皇帝位,是为汉武帝。这一天,他尚未满十五,虚岁十六,却已承担起了一个国家的重担。即位后,汉武帝尊窦太后为太皇太后,王皇后为皇太后。

二月,汉景帝被安葬于阳陵。三月,汉武帝册封王太后的弟弟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尊王太后的母亲臧氏为平原君,长公主刘嫖升级为大长公主。至此,王家和田家已有三人封侯,王娡的父亲王仲也被追封为共侯,设置了二百户的园邑。

王家和田家的鸡犬升天,让窦婴心里很不爽,尤其是当他听说籍福转投田蚡门下时,更是气得破口大骂。

三个月的服丧期结束后,按照惯例,汉武帝搬到了未央宫,阿娇升级为皇后,搬到了未央宫的椒房殿,王太后则搬到了长乐宫的长秋殿。

五月初一,汉武帝主持了丧期结束后的第一次大朝,看着鱼贯而入的诸位大臣,他倍感兴奋,先谦虚一番:“朕刚刚即位,加之年少,很多事还不是很清楚,诸位大臣多是朕的长辈,以后还请尽心竭力,振兴我大汉。”

群臣表示不敢当,更有一些嘴甜的纷纷道:“陛下天资神武,臣等谨遵圣谕。”

汉武帝咳嗽了一声:“奉承话就到此为止吧。先帝曾说过,治国理政首在用人。御史大夫,最近朝中可有什么空缺?”

御史大夫直不疑站出队列,躬身道:“启禀陛下,淮阳太守空缺已久,尚未有合适的人选。”

汉武帝沉吟道:“淮阳乃战略要地,必得一强力太守,诸位爱卿,可有好建议。”此言一出,大臣们都有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