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臣等二人所学有限。”赵绾谦虚道。
“二位无需过谦。董仲舒说你们对于改正朔、易服色、建明堂之事比他了解得更多,所以推荐了你们。”
赵绾和王臧对望一眼,更加意外。当年,他们同在京城为官,赵绾和王臧有着明确的师承,董仲舒却是那种自学成才的,双方都有些看不起对方。没想到,董仲舒竟然举荐了他们。
“能得到董公的推荐,是我二人的荣幸。”赵绾回答道。
“如今,你们回到了朕的身边,就好好替朕办事吧。”汉武帝踌躇满志道。
“谢陛下,臣等必尽心竭力。”
“董仲舒曾向朕提出改正朔、易服色、建明堂,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尽管赵绾、王臧和董仲舒的关系不佳,但同为儒家人士,他们的目标却是惊人的一致,都渴望建立一个以儒家礼制为主导的大同社会。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改正朔、易服色、建明堂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一念及此,王臧道:“董公所想,正是臣之所愿,臣等愿和陛下一起以儒学光大我大汉。”
“好,这些时日你们先去天禄阁做些准备。那里藏书众多,必定有你们想要的。”汉武帝兴奋道。
“谢陛下,臣等遵命。”
天禄阁是皇家图书馆,收藏有大量典籍,很多都是孤本,对于学者来说,不啻于宝藏。赵绾和王臧进了天禄阁后,犹如米虫进了米缸,兴奋之情自不待言,各项更化改制措施也在加紧制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