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偏将返回各自营地,开始布置计划。
很快,夜晚降临,南匈奴营地出现了巨大的骚乱。
自有斥候将消息传入武威县。
县府大厅,贾诩,周仓,李县丞,王县尉四人相对而坐。
“南匈奴军粮耗尽,发生了兵变?”
听到斥候带回来的消息,四人皆感愕然。
不过愕然过后,四人反应不一。
周仓拍手道:“太好了,此乃天赐良机。请军师下令,某立即带兵杀出城去,灭了那些南匈奴士兵。”
王县尉也点头道:“请军师下令,下官已迫不及待了。”
虽说他是县尉,在官职上仅次于县令刘烽和李县丞。
但贾诩乃是刘烽任命的军师,刘烽不在之时,任何事都要听贾诩的命令行事。
李县丞微微皱眉:“军师,即便敌军大乱,兵力也远胜我军,前去突袭,怕是也会损失惨重。”
他们对斥候带回来的消息并无怀疑,只是在要不要出城突袭的看法上不尽相同。
贾诩一直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沉思。
片刻后,他抬起头对门外的传令兵道:“去传令,让监视敌军帅帐的斥候回来,吾有话询问。”
“诺!”
传令兵迅速离去。
周仓三人满脸疑惑,军师这是作甚?
贾诩也没有解释,待监视帅帐的斥候返回,才开口问道:“南匈奴帅帐可曾发生骚动?”
斥候摇头道:“不曾,不过帅帐派出了四支千人规模的军队前往四大城门外的敌军营地,好像是去镇压骚乱。”
贾诩点点头,又问道:“这几日,可曾有看到南匈奴的运粮军抵达?”
斥候仔细想了想,再次摇头道:“不曾看见。”
“行了,我知道了,继续监视,有任何异常立即来报。”
贾诩挥了挥手,让其离开。
周仓忍不住疑惑地问道:“军师,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李县丞和王县尉也好奇不已,不太明白贾诩询问的那两个问题有何意义。
贾诩笑道:“按照以往斥候监视到的情况来看,南匈奴大军的运粮军大概十天左右就会来一趟。
而这一次,已经过了十几天,却依旧没有出现。
如此,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南匈奴统帅故意让运粮军潜伏在某处不易察觉的地方,然后让大军伪装成粮食耗尽的局势,引诱我军出城。
第二,运粮军确实未到,南匈奴大军确实粮食即将耗尽。
而第二种情况,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第一,南匈奴大军确实粮食耗尽,发生了兵变。
第二,南匈奴大军还有余粮,至少可以坚持一两日,却提前伪装出粮食耗尽,就是要引诱我军出城,在粮食彻底耗尽之前灭掉我军,攻破武威县。”
听到贾诩的分析,众人豁然开朗,对眼前的局势有了清晰的认知。
李县丞皱眉问道:“军师,那我们现在该如何应对?”
贾诩笑了笑,道:“无需理会,我们的任务是守住武威县,不管他们是真的粮食耗尽,还是伪装出来的,跟我们都没有关系。
只要守住武威县,就是胜利。
不过……”
说到这儿,贾诩忽然停顿了一下。
周仓催促道:“军师,你别说话说一半啊。”
贾诩摇头一笑:“明日再说吧,今夜好好休息,不管敌军营地出现的是哪种情况,今晚都不会来攻城了。”
见他闭口不提,周仓三人心里就想蚂蚁在啃,痒得很。
可他们又不可能逼着贾诩把话说完,只能无奈地抱拳,告辞离去。
待众人离去,贾诩起身走出大厅,看向北方,喃喃道:“主公,是你回来了吗?”
他心中确实有一个不太成熟的猜测。
按照行程来算,刘烽早该回来了。
可如今迟迟未归,本就蹊跷。
之前他以为是在半路遭遇叛军耽搁了。
可今日斥候带来的消息却让他灵机一动。
或许,主公并不是被叛军耽搁,很可能是根本就没有返回武威县。
南匈奴十万大军出征,后方不可能出现如此大的纰漏。
军粮或许会迟到,或许会被克扣一部分,但绝不会不到。
南匈奴的军粮,很大可能是被人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