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高建文一直没有收到渊盖苏文的消息,朝堂上空荡荡,众臣散去之后,他如同大唐皇帝一般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只是龙椅之下,竟然没有一个为他分担之人。
“难道说渊盖苏文出事了?”
“不可能啊,若是他在长安,一定会有书信传回来,毕竟……”
高建文的兄弟高建文前两天刚刚出征,新罗和百济似乎有一些蠢蠢欲动。
高句丽朝堂,变得有些捉摸不定。
“大唐到底有什么神仙一般的人物?这世界不公平!”
高建文沉思着,突然,一个斥候跑了进来。
“王上,王上……”
“何事慌慌张张!”
“不好了,有一队人,从海上过来,他们下了海岸,就直奔大王城而来!”
“他们是什么人?”
“不知道啊,但看起来像是唐人!”
高建文一怔,“唐人怎么会从海上过来?”
“他们从哪个方向来的?”
“倭国的方向!”
这……
高建文匆匆拿起一旁的折子,手忙脚乱,似乎有什么焦急的事情突然出现一般。
“最近倭国人来到高句丽的越来越少,他们虽然隔着大海,但至少通商人数是要保证的。”
“不对,这情况不对!”
此时他看向斥候,“方才你说,那些人从海上来,他们像唐人?”
“回王上,正是!”
高建文猛然间想到了一个可能,难道是大唐派出军队到了海上,然后……
嘶……
高建文现在有些想哭,这些唐人不死不休的时候,实在是恐怖,倭国人一直以来在长安都是不安分的,哪怕是在高句丽也不安分。
对于不安分的人, 唐国怎么可能没有动作?
渊盖苏文是他的大将,没有了渊盖苏文,一切就是空谈。
高建文?高建武?他们自然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
此时高建文要哭了。
“那些人有多少人?”
“几千人!”
高建文皱眉。
……
李正等人在高句丽的土地上前行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敢阻拦的。
都说高句丽的人战斗力也不错,可一路上看到的他们的士兵,都病恹恹的。
“今年这里遭遇了蝗虫灾祸,很多地方的人们吃不饱饭。”
引路的人,是大唐的商人,登陆之后,就有来往于高句丽和倭国的商人看到了李正等人,随后小心翼翼上来问身份。
然后就跟着成了向导。
“小哥,你这些货物好卖吗?”
“大人,嘿嘿,其实也是托大唐的福,琉璃现在价格在大唐最低,在其他地方都不便宜,高句丽这些王室,有钱呢。”那商人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眯着小眼睛。
“大人,您还不知道吧,现在高句丽大唐的商人很多,赚钱嘛,多跑点路,不寒碜。”
李正笑了笑,“高句丽的王城怎么样?”
那商人挠挠头,“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那大王城戒备森严,据说只有皇亲贵族才能进去,就连城中卖菜的老农,都是勋贵之人,我这种身份,根本进不去。”
“对了,上次有个咱们长安的商人进去了,货没卖多少,人倒是被欺负的不行。”
程处默在一旁听着,气不打一处来:“呵呵,欺负我大唐百姓?这货找死呢!”
……
十日,一路上程处默等人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军队。
直到程处默看到了一座城墙极高的城池的时候,他才露出了疑惑。
“仙师,那里有一块儿碑!”
袁天罡骑着马过去,然后看到了上面书写着:隋炀帝杨广兵败之处。
高句丽地处大唐东北方向,历来冬日严寒,此时已经是接近夏日,当年隋炀帝征战许久,到了冬日,士兵们手脚上都是冻疮,根本无法打仗,兵败也是正常的。
大王城坚固牢靠,就是为了防御,从古至今,隋炀帝,李世民,拿破仑,在打仗的时候都注重速战速决,但拿破仑在俄国遭遇滑铁卢,隋炀帝和李世民在高句丽遭遇滑铁卢,都是因为没有能速战速决的缘故。
李正站在大王城之下,看着那黑漆漆的碑文,上面的文字经历了风吹雨打,依旧清晰可见。
“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