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经常鼓励同学们,学习要讲究效率,劳逸结合。
所以,到月考的时候,他们班各科平均分都比其他班级高八到十分不止。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班的学生成绩都好。
别的班级老师眼睛都红了,但是也没办法,毕竟只有一个江寒。
床全都到位了,住校的学生也多了起来。
江寒见有些同学就打了白米饭,回来就着家里带来的咸菜吃,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他们都还是长身体的时候,光吃这个怎么能行?
他就心生一计,跟江建国商量说:“爸,我们不如做学生餐怎么样?”
住校生都要到饭堂吃饭,奈何学校饭堂跟后世的饭堂不一样。
后世学校饭堂都是有规章制度的,就连从业人员也要有健康证才行。
但是,现在的饭堂只要能把饭给煮熟就好了,炒一锅时令蔬菜。
很多学校弄的米都不是什么好米。
菜倒是村民们自己种的,还算健康。
但是,学校里的饭菜终究没有多少荤腥。
而且很多同学根本就不舍得打菜,都是从家里带一些咸菜或者是辣椒酱来就着饭吃,营养根本就跟不上。
营养不良影响发育啊。
他一面是想要赚点钱,一面也算是为家乡的学子们贡献一份力量吧。
“学生餐?那可不行啊,学校里有饭,同学们都要到学校里去吃饭。
还有一些老师家也开的有小饭堂,怎么能还开呢?”江建国说道。
江寒说:“这些孩子在学校里根本就吃不好,那些米都是发黄了的米,饭做出来闻着就一股霉味。
你想想,要是我以后出去读书了,也要吃这样的饭,你忍心吗?”
江建国不吭声了。
江寒又说:“咱们家的锅都是现成的,蒸馍的那口大锅闲着也是闲着。
要是能给学生们做做饭,那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而且咱们家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同学们翻过沟淌水沟就能到隔壁的马路上。
这里地方还宽敞,同学们在这里吃饭完全是可以的。”
“可是我们忙不过来啊。”江建国犯难。
家里又是开小商店,又是卖馍的,现在又要搞这个,能忙得过来吗?
“问问三奶和三爷他们干不干?给他们涨工资就是了。”江寒说道。
江建国说:“那我问问。”
江建国就问任忠梅和江成运愿不愿意干?
江成运他们本来只需要蒸馍,早上来帮忙发面,发了面之后等到下午面开了,再来揉馒头蒸馒头就成了。
卖馒头的事不用他们操心,所以不算太忙的。
他们都是庄稼人,来帮忙蒸馍能挣钱还能照顾到自家的田,觉得还挺不错的。
可是现在不说加钱不加钱的事了,就是一天到晚焊到这里,他们也有些吃不消。
毕竟家里还有田要管理呢。
他们的心理都是一样的,不管干什么,田可不能荒了。
所以,两人就把他们的想法说了。
江寒闻言,也不是不能理解。
老一辈的人对土地的热忱并不是后世的年轻人所能理解的。
他前世遇到很多同事,明明收入还不错,可是要接爸妈到城里去,他们就不愿意。
他们到城里住几天可以,但是要说把地给丢下不种,那是万万不行的。
就算是种地还得孩子们倒贴钱,他们却还是要种着,真是没办法。
他说:“既然三爷和三奶不愿意,那也就不勉强了,要不问问其他人,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