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又开始收麦子。
原本以为收割机收割油菜已经很快了,没想到收麦子更快。
一亩地不一会儿割完了。
主家只需要在后头把麦子给弄成捆就好了。
因为在这个年代,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还是土房子,房顶是用麦秸铺的。
每过几年,他们都要把那个旧的麦秸给换下来,把新的麦秸给铺上去。
所以往年的时候收麦子,都是捆成捆,在根的这头拴上绳子,用人力在地上摔,把麦籽儿给摔出来。
不能像打稻子一样放在场上撵,唯恐把麦秸秆的给撵碎了,就不能用来铺房子了。
麦子也割得比油菜更快,江家圩的麦子割了三天就割完了。
这边割完了麦子,立刻就去韩家郢了。
宋良丞也是从早忙到晚一刻都不愿意停下来休息。
他看到庄稼收成好,心里也非常的高兴。
心里想着抢收抢种,那也得看天的。
趁着天气好,赶紧把庄稼给收回来。
免得天气不好,粮食晒不干就长霉了。
那一年的辛苦都白费了。
今年江家圩因为是用收割机割的,所以比别的村子提前一周就把秧苗给插上了。
而且他们还趁着天气好,把油菜给晒干了,麦子也都全部收在了仓里。
他们这边所有的活都干完了,下起了连阴雨。
一连下了四五天。
虽然这四五天其他村里的人都穿着雨衣到田里去干活,没有耽误他们插秧,但却耽误他们打粮。
很多麦子没有打下来,就堆在一起,麦堆都起热了。
他们都懊恼的不得了,下定了决心,明年一定都要用收割机来割庄稼。
不能再心疼那一点钱了。
这回弄的庄稼丢的可不止这一点钱了。
而江寒也没有亏待宋良丞,每亩地十块钱的收割费,他都匹给他两块。
所以,他的收入还可以。
在忙忙碌碌中,附近的庄稼基本上全都收完了。
但是秧苗还没有长大,所以鱼苗还没有开始放。
不过,大家都已经把水给蓄的满满当当的了。
虽然,鱼苗还没开始放,但是曹金锁他们黄鳝开始收了起来。
他们收黄鳝在插了秧之后就开始了,一直到稻田放水位置,可以收好几个月。
要是有本事的,在稻子割下来之后,还可以到田里去挖黄鳝。
听说黄鳝洞和蛇洞是不一样的。
这一点,江寒就不清楚了。
曹金锁他们不仅在桥北镇收,也到其他的地方去收。
江寒最担心他们的利益分配问题,却没想到他们竟然自己提出来分工合作了。
他们分成一道贩二道贩,这样赚钱就各凭本事,不用在担心利益分配的问题。
不过,曹金锁提前买了三轮车,所以去省城卖黄鳝就是他的活了。
他和曹金祥两人去卖,万嘉鑫和万有舵两人收,他们也叫了他们的亲戚们出来帮忙收。
曹金桂在牛集也弄了摊要收购黄鳝,附近的人就到他这里来卖。
他们几个人搭配的也倒和谐的很。
今年做这种生意倒是没有江寒什么事,不过他们五个人也倒是讲义气的,这活儿毕竟是江寒给出的主意。
所以,他们都打定了主意,等到这生意结束之后,一个人给江寒送来净利润的百分之一。
江寒没什么特别的事,转眼到六月,他每周都会到上岗坡去看看西瓜。